第714页

如果对方的味道不怂,那大家相安无事,你挣你的钱,我继续看别人去。要是你的味道不太熟悉,那我就先找人和你聊聊,顺便也是一种警告。

识相的赶紧把利益让出点给我,不识相的就等着吃瘪吧。倒时候就不是让出点利益这么简单了,连本钱都不会给你留。

怂不怂怎么算呢?这玩意就有点复杂了。钱的多少当然也算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关键。相对于钱而言,人脉更重要。

因为没钱可以找银行贷款,有几个开发商是用自己钱开发项目的?但要是没人脉,银行正眼都不会看你。

在大部分同行眼里,京诚集团就是个光有钱没啥人脉的棒槌。杨家在南边是折腾得挺欢实,影响力也不小,但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能量还差那么一点点。

如果插手点实业啥的没人会在意,那玩意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白给都没人乐意玩。可一旦涉及到获利短平快的房地产开发产业,那就等于要当过江龙,想从地头蛇的饭碗里抢饭吃。

其实光吃点饭可能还不会有太大反应,毕竟京城这个碗挺大的,也不太缺这么一口。可京诚集团一上来就从碗里夹起块大肥肉,这就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很快,就有一些试探性的骚扰找上了门,不过还没等杨家有任何反应,这些骚扰就戛然而止了。据说是骚扰的来源没了,某位地产界的知名企业家突然因为涉嫌经济犯罪和刑事案件被立案调查。

而调查的起因居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无意中在境外丢失,然后里面保存的很多秘密资料被外国记者获得。

幸亏这位记者的中文水平不咋地,在寻找翻译的时候碰到了国家驻外的情报人员,这才避免了又一场类似周家的政治丑闻发生。

第1078章 连锁反应

但这只是外面流传的故事版本,内部人士是不会相信的。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些资料并没在笔记本电脑上保存过,甚至都没运行过,更谈不到被人破译的可能。

但它又确确实实出现在这台笔记本电脑上,让当事人说不清道不明,只能哑巴吃黄连。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也不能叫栽赃,因为这些事确实发生过,一点都不冤枉。准确的讲这应该是个严重的警告,至于说想提示什么方面的问题,那就得问问这位老总自己了,你到底得罪了谁?

这确实只是一个警告,但这个警告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位老总算是完了,即便他后面的利益集团想保,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默契,就是干什么都不能太过分,有事儿内部沟通,要有组织有纪律。一旦谁把家丑外扬,漏洞出在谁身上谁就吃不了兜着走,客观理由再多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