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用冯女士的话讲,奥巴马这位黑人屌丝的逆袭并不全是民主党的胜利,也不是他本人的胜利,更多的要归功于互联网的胜利。

与麦凯恩这种美国传统精英相比,奥巴马更会利用互联网,说白了吧,就是更会忽悠脑残粉。他在互联网上的花费广告费粗略算起来占了美国零八年全部互联网政治广告投入的一半。

谷歌、雅虎、facebook、ysace、youtube等等主流网站上都有他的广告位,甚至还单独购买了谷歌的关键词搜索业务。

也就是说美国选民只要打开谷歌搜索引擎,输入奥巴马的姓名,或者和油价、伊拉克、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选举相关的词汇,立刻就能搜索到一大堆有关他选举的页面。继续不继续看下去是你的事儿,但你必须先看一眼。

大部分美国选民听不懂麦凯恩、罗姆尼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太专业、太高冷了。就算少部分受教育程度高、能听懂的美国选民也不见得就全支持他们。

但绝大部分选民每天都能见到奥巴马在电脑屏幕上絮絮叨叨,他又当过大学讲师,据说口才还非常好。用中国话讲就是个有理想、有知识、很有料的话痨。

一旦让他的某些话触动你的心扉,得,短时间内你是很难走出他的影响圈了,越听越有道理,越听越觉得好听,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粉丝,再感性一些的人直接就成了脑残粉。

这一点不用论证,只需要看看国内那些追影星、歌星的脑残粉,就知道互联网有多厉害了,也就明白奥巴马这一招有多好用了。

他的团队在一周之内就往主流网络社交平台上传了七十多个相关视频,这些平台与传统电视、报纸传媒最大的区别就是互动性。

当一位总统候选人能和你面对面交流时,肯定会比另一个整天在电视上絮絮叨叨讲你听不太懂的候选人可爱的多。

在这方面冯女士更有发言权,她虽然不算奥巴马直接的竞选团队一员,但也是主要的资助团体领头人之一,起步不算最早,可支持力度绝对算得上死忠,有些资料她会比外人知道的更清楚。

在她拿到手、并转告了洪涛的一些资料中,有关奥巴马选举资金的来源和数量就有非常详细的数据。

这次奥巴马总共筹集了五亿多美元的竞选经费,其中有四亿多都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在这四亿多美元里,不超过一百美元的个人零散捐赠就占了三亿美元左右。

这些钱肯定不是像冯家这种大财团的手笔,也不是工会组织的慷慨解囊,都来自互联网上的粉丝。而奥巴马的对手麦凯恩在这方面基本没啥收获,就算后期开始醒悟也为时过晚,无力回天了。

“好,我在家恭候您的大驾,千万别弄什么开道车,也别带太多特工保镖,小门小户的经受不起。”美国大选刚结束,冯女士就要来京城和洪涛庆祝庆祝。

虽然奥巴马正式上任还得等到明年初,目前冯家也得不到任何提前站队的红利,但她依旧很兴奋,估计是得到了某种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