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页

说到国境吧,从德国进入奥地利、从奥地利进入列支敦士登、再从列支敦士登进入瑞士,假如不对照地图和路标,根本就感觉不到有国境线的存在。

这四个国家也很有意思,不管从建筑风格还是穿着打扮上看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连语言也差不多,德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在城市或者某些地区普及,饭菜味道也很相近,如果说它们是一个国家也没什么大错误。

除了笼罩在云雾中的雪山之外,另一个风景就是湖泊。自从进入瑞士境内不久,高速公路两边就不时出现一个,个头还都特别大,一眼望不到边。阴天的时候是淡蓝色,太阳一出来就变成了淡绿色。

一边是蓝瓦瓦的湖水、一边是绿油油的树林、抬抬头还能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峰,想心情不好都不成。

就连曲曲弯弯的山路都不是问题了,每次转弯、下坡和上坡之后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再加上点缀在这些美景中间的村落小镇,确实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因特拉肯也是这些村落小镇之一,说不上谁比谁美,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只是和其它镇子相比它多了一个优势,位于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之间的狭窄陆地,就像是鼻梁子上长的一个痦子。

这个比喻可不是洪涛想出来的,地图上把这两座湖称为上帝的左右眼,形状也确实像,细长还对称,一东一西,中间间隔的陆地就是鼻梁子呗。

湖的周围则是伯尔尼高地的群山环抱,南侧不远还有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少女峰和号称阿尔卑斯三大北壁的极限登山圣地艾格峰。在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是僧侣峰,三座高山组成了一个欧洲神话故事。

据说艾格峰是个小伙子,看上了美丽的少女,结果被中间的僧侣阻拦。最终结果如何洪涛也不知道,因为加油站那位碎嘴子同好也是一嘴纯正的德式英语,能听懂这么点已经不宜了。

说起瑞士这个国家,洪涛以前还真没来过,这几百公里开下来稍微有了点初步了解。

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富裕,随便路过一片牧场,修整的就和国内足球场差不多,围栏都用彩色的钢丝搭建,光是那些固定件就价格不菲。

再看看他们的房子,人住的基本和德国、奥地利乡村差不多,也是花团锦簇、五颜六色,估计每年都得刷一遍油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是瑞士人把牛圈、羊圈也都涂抹上了颜色,每头牛、羊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铃铛。

这玩意洪涛在商店里见过,最小最便宜的也得几欧元一个。太奢侈了,住这么好的房子、戴这么贵的首饰,牛羊肉和牛奶得卖多少钱一斤?

真不贵,洪涛在进入因特拉肯之前路过了一个大超市,特意进去转了转,结果发现这里的物价只比德国略微贵二个点左右。

三百克生牛排卖七法郎、一公斤西红柿不到五法郎、黄瓜七块多、一瓶二点五升的大可乐一点四法郎、红白葡萄酒的价格从几法郎到二十多法郎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