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意义肯定是有的,人家发展这套系统的初衷也不是让大家去看电视剧和电影用的,那能有个屁的经济效益啊,就算你看爽了,还能多买一张公交车票?这套移动卫星接收系统是用来专门播放广告的,中间穿插可能会播一些热门电影、电视剧的片段,那也不是白播,是给这些电影、电视剧打广告呢,看是白看,但播出是要收费的。

洪涛在这家不大的公司里算是个新来乍到的新兵,而且和单位里的其他同事性质都不同。人家大部分都是隶属于航天部的正式职工,他则是社会招聘来的聘用制职工,虽然未来也说是可以变成航天部的正式编制,但目前还算是个外人。

这种身份性质并不影响他的工资收入,只是在地位上略有亲疏。除了他和另外二个人之外,单位里的其他人都住在旧宫的航天部二院宿舍区,上下班一起坐班车走,很多人家里上一辈就是老航天,算是家传的工作了,互相之间的关系和洪涛这种半道出家的肯定不一样。

不过洪涛对这些东西倒是没有什么过多的关注,他刚大学毕业一年多,父母也出了意外不在了,家里也没有兄弟姐妹,百分百属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类型的。而且他家里也有房子,不发愁结婚时没房子找不到媳妇。再说了,就算马上给他一个航天部正式员工的身份,他也没指望能在短期内分上房子。大部委的福利待遇好是不假,但也没好到挨着人头分房子的地步。想要房子你得按资排辈的等着,除非你老爹的职务后面带个长字,或者你能抱住条粗腿,坐火箭一般升上去。

这两种可能性洪涛根本就没琢磨过,也不指望,他属于那种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人。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他不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他是比较各色,喜欢的东西和关注的事情与别人不太一样。

别人喜欢高工资、高身份、高福利,觉得这样的工作说出去别人都得羡慕三分。他则不以为然,他也喜欢高工资,但更喜欢高自由度;他也喜欢身份高,但更不愿意欺上瞒下;他也喜欢高福利,但不想整天在单位里拿着一份报纸混日子,时不时还得算计算计别人。这样的工作不管待遇多好,只要不是钱随便花、美女随便睡,他就坚决不愿意干,但凡还有口饭吃,就坚决不干!

第0002章 活学活用

他理想中的工作有三个条件,第一就是时间充裕。钱可以挣得不多,但工作一定要自由,最好是能在家里上班,整天想干嘛干嘛,只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半年去单位报个到那种。

第二就是单位同事别太要求上进,整天人眼瞪得和牛眼一样,到处琢磨着能踩着谁上位的单位,给多少钱他也不干。那种环境不适合洪涛这种比较野的性格,去了不出三天就得和别人打起来。

第三就是工作单位别离家太远,要是整天上下班都得来回倒好几次车,在公交车和地铁上耗费几个小时,再好的工作也就没啥吸引力了。那不叫工作,那叫挣饭吃。对于洪涛这样暂时还饿不到的人来讲,费这么大力气挣饭吃显然是不合算的。说白了吧,他就是矫情,别说饿三顿,饿一顿他就啥毛病都没有了,给啥干啥。

原本洪涛大学毕业时正赶上最后一波包分配工作,从这点上来讲他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不喜欢到炼钢厂去继续自己所学的热处理专业,其实去了他也干不好,因为在大学里这四年里他根本就没怎么正经学,之所以考到这所学校学这个专业,完全是老爹的执念。好学校他也考不上,因为老爹在这里任教,才勉勉强强走后门被塞了进来,也就别挑什么热门专业了。上班之后不到三个月,他就毅然决然的扔掉铁饭碗,辞职不干了。这时他的父母已经故去,家里没人能管他,也就助长了这种在当时看起来极不靠谱的行为。

不过也不能说洪涛是一时心血来潮莽撞而为,他还是有点后路的,算是骑着一头瘸驴去找马,不完全是走着。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营生,和两位调音师培训班里的同学去给歌厅、饭店、会议室安装舞台灯光、会议扩音设备。

这个活儿他从大二开始就在干了,自打考上大学那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不是上学做学问的料,之所以耗费这四年时间,完全是为了圆父亲一个教子有方的梦想。他老人家是大学老师,如果自己儿子连大学都上不了,让他老人家在单位里抬不起头来。

但上学是上学,毕业之后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就不能以老爹的意志为转移了,他必须为自己的后半生找到一个营生,不敢说一辈子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吧,也得能自己养活自己,然后才有资格去谈什么梦想、理想之类的事情。

洪涛打小就比较独立也比较自我,凡是他认定的东西,不管对错,也不管家长同意不同意,都必须去试试。撞得头破血流是自己本事不济,不去做哪儿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呢。而且洪涛坚定的认为自己必须尽快独立生活,只要还向父母伸手要钱花,那就根本谈不上人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即便是父母,那也是别人的,一旦碰上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说起话来都不硬气,自己人生自己做主也就是一句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