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指着清单下头的几行字道:“番茄,西葫芦,洋葱,番木瓜,苹果,草莓,卷心菜?这些都是什么?”

明珠看了胤礽一眼:“都是外邦食用的蔬菜。临行前太子殿下曾交待臣与使团诸人,让我们收集一些别国有而我们没有的吃食,将种子带回来。”

胤礽点头:“汗阿玛您忘了,当初使团出海之前,我同您说过的。我想看看外邦的食物能否在大清的土地上种植,若是可以,我们又多几样好吃的了。”

费这么大劲,就为两口好吃的?康熙无语。

“我虽同使团诸位大人交待了两句,但也考虑到使团身负重任,总不能让他们为我这点小事分心。所以我还派了个人上船,跟在使团身后,专门为我搜集食材。”

康熙恍惚想起来,当时胤礽确实同他禀明过此事。还问他,安个人进使团,会不会不妥。这有什么不妥?只需安插进去的人身家清白,没坏心思。使团多个人少个人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大笔一挥,同意了。

胤礽派上船的人叫苏和泰,明珠与其在船上共处两年多,对此人有一番了解。最初因对方是胤礽的人,明珠存着戒心,还派人监视过。

可对方跟着他们上岸,只对当地作物感兴趣,于他们建交事宜上从不插手,他们若有命令,也全部听从,不挑刺不冒尖。乖顺得很。

尤其在他想要获取造船技术而不能得,事情进入僵局之时,是苏和泰站出来帮了他一把。他设想的主意,是苏和泰完善实施。他的人能潜进造船厂带出那两名技术人员,也多亏了苏和泰出手相助。尤其苏和泰还帮忙制造了一些假象,没让任何人怀疑到他们头上。

这事之后,苏和泰竟未居功,甚至不曾将此事对他人提及半句。

明珠望向胤礽,神色一时间有些复杂。苏和泰此举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若是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