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那时和你一起,今日便无法救你,无法救我们。”李燕燕淡道。
“你瞒我,不只是那时吧。”岑骥睁开眼,眼里充斥着感慨、欢喜、哀伤……等等复杂的情感。
“燕燕,”他长叹,“你怎能这样对我……当年的事,是我不成熟,处理的不好,我也理解你的苦衷,可后来再见面呢,这一次呢?你用皇权富贵试探我,以生民百姓劝诱我,再离别赠粮,引我做决断。”
“如果……如果我通不过你的几重考验,拒不答应引兵北上,不向李家皇室俯首称臣,不接受赈灾粮,不在今日来到这里……如果我在这几年里有任何一丝动摇,你便永远不打算让我和阿琇相认了,是吗?”
李燕燕抿了口茶,垂头不语。
她的确是那样打算的。
“你怎能这样对我,”岑骥扶额,声音涩哑,“我蒙在鼓里这么多年,一颗心始终吊着,不上不下,不知该怎样对你是好。可你却……唉,你……”
他说不下去,错过了那么多年,回想起来,止不住的懊悔怅惘,和后怕,像刚经历了一场酣战,通身犹自战栗。
李燕燕心有戚戚,有一搭没一搭地拨着炉里香灰:“我也很难过的……这些年,你身经百战,在鬼门关来来回回,我也没好多少,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不知会前路在哪里,不知会遭遇什么。”
“江南江北,世家都不比从前,可至少还有余下的底子,就算皇权覆灭,他们还能苟延残喘很久。那时我想,如果有天我也遭遇不测,就让阿琇作为清河崔氏的女儿平安长大吧,崔氏的女儿不愁嫁,总能过衣食无忧的一生。”
“……好过当亡国公主。”她眨眨眼,笑看岑骥。
岑骥扯了扯嘴,明褒实贬讥她:“你安排的倒是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