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程苏听到这个就有些想笑,平时柳瑞芳看程伯正看书看报纸,都有种很隐隐的自豪感,感觉自家这位是个学问人的自豪,不过这次她可是不高兴了。程伯正在一次收粮食的时候,看到有个人屁股底下垫了本儿光绪版的“菜根谭”,那书皱的不成样子,破损了好几处,发黄的掉渣,不过看到那端方秀丽的字迹,他就想借来看看,那人觉得那书没啥用处就说直接给程伯正,程伯正有些不好意思白收人家的东西就出了一毛钱,买了过去,菜根谭本就薄薄的一本,新书也估计就一两毛。这下子好了,这人立马从家里拿出了一堆子类似的古书,都要塞给程伯正,程伯正本就对那些书很喜爱,又不善于拒绝人,一大堆全收到了车上,本来用来收粮食的钱都不够用了,才收了半车就回去了。

这事儿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开了,到了后来,程伯正一去哪个村子,人家都恨不得把自己家的所有烂东西都塞给他。虽然现在在大城市,比如四九城,古董字画都慢慢的开始兴起,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在一些外国人的参与下不断飙高,可是在这个不怎么发达的小县城范围里,不识字的人都一大堆,谁还会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啊。以前上水湾的王家也是卖了金雕的东西才赚了钱的,不过那根本就是当金砖卖的,艺术价值一点也没有加。

话说那些书当破烂卖,一斤才几分钱,到了程伯正这里,一本厚点的,就能得两三毛,他们可不得赶紧的卖给程伯正啊。开始的时候柳瑞芳也没在意,到了后来,突然发现屋子里多了个书架,上面堆满了破烂儿,一问怎么回事,结果听到是“高价”买来的,可是把柳瑞芳气的不轻,忍不住骂了几回程伯正,到了现在她已经有些麻木了,只会偶尔唠叨几句,家里宽裕点了,就让他去折腾吧,只要高兴就成…

程苏是真没想到程伯正还有这爱好,前世或许是因为家里太穷了,程伯正根本没那个心思去想这些东西,也绝对不会乱花钱,之后宽裕点后,他却病倒了,谁也不知道他还有这样的爱好…

程苏虽然不懂这些东西到底多值钱,是不是真品,却也知道在后世,越老的东西越值钱,搞不好程伯正收的书里就有什么珍藏本,孤本的,上面写的什么光绪,宣统的,应该不会是伪的吧。

而且屋子里除了那些老的发黄的古书,还有几幅画。其中一幅,是程伯正最先拿回来的,刚拿回来的时候灰尘满布,还挂着蜘蛛网,粘着虫子,被程伯正好一番收拾才看出是一幅山水图。

程伯正当然也是有底线的,他只收他看的上眼的,上面有他觉得是好字的东西,这幅画他都不想要的,上面才题了几句话,字儿太少了,不过那家人将价钱一降再降,到了后面才三分钱,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就给收了。

程苏听到这些真是汗的不行,有没有搞错啊!!如果她没看错的话,那画上面写的是“赵佶”,那不就是宋徽宗吗?就算是仿造的也很有价值吧。话说程伯正看清后,倒是知道赵佶是谁,却也没有在意它的价值和真伪,只是觉得这意境还不错,嗯,三分钱花的值…

程苏不禁想,吃亏是福?程伯正这脾气放在这里可不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吗?嗯嗯,这个爱好很好,就算没有自个儿,家里将来随便卖一幅画也发达了啊…

程苏敢保证如果程伯正知道这些东西未来的真正价值,肯定要睡不着觉了,说不定立马就要给人家还回去了,还是让他纯欣赏吧…

程苏有些心虚的偷偷向程伯正表示她特别喜欢画儿,让他往后多收点类似的回来,于是家里就多了好多画了,有好几张还是在人家制作袼褙时抢下来的。袼褙就是用浆糊把破布一层层粘起来,晒干用来做鞋底的,那画有布的材质,就被人将两头的轴弄掉,要和那些破布粘在一起当鞋底用了…

程伯正本来是把它们都重新裱过要挂起来的,程苏觉得这样招虫子,还会氧化,就用洗干净的化肥袋子,也就是塑料袋,将那些卷起来的画密封在口袋里,想等以后查到了保养方法再仔细修一修,这让程伯正很纳闷,喜欢那东西怎么不挂起来看,还封的那么严实,谁知道某人根本就没有那个欣赏力…

作者有话要说:木有那么多生死攸关,完全巧合,另有狗血安排…

话说我小的时候,有次上课,教室屋顶突然掉下来一大块石灰(估计有两三平米那么大),没砸到人,就掉我旁边了,扫了石灰渣子,我们还继续淡定的上课…

男主是谁大家都知道了吧?咱这男主一上来可就出场了啊,没啥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