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周承弋这激进派都被衬托的保守起来,赶紧将人拉住,“我觉得此法暂且现在南书房试用一番,看看效果再说。”

众人应允。

周承弋后来又说起简体字,正巧他一开始的稿子写简体字特别多,就直接拿来用了。

在这方面夫子们又分成了两派,有人觉得简化太多了都失了本意。

赵光复是其一,首当其冲的便是《狐梦》的梦字:“梦,睡中幻想也。其上的苜意为眼睛不清明,其下部分为晚间人在床上,方才为梦也。如此省略之后,反倒失了其意,不美。”

骆异反对之,“其上目不缺,其下夕亦在,改的分明贴切,去掉了多余的繁琐。”

总之双方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最终都暂且压下,只集体统一了一点,那就是:要弄一个加上了注音的字典。

周承弋提出问题之后就坐在旁边喝茶看戏,等着他们自己吵,他们吵的差不多了,他就如同功成身退般退走。

都完全不等他人反应过来。

简体字压下,拼音教学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甚至专门开出了一门课,也传到了皇帝那儿。

皇帝竟然连简体字一块儿同意了,将其交由翰林院负责。

周承弋总觉得皇帝这波同意的太快,像是有什么阴谋在后面等着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