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页

而原先因为欧盟提出救援机制受到巨大鼓舞的各国股市,也受到这个消息影响,不止停住了短期内的上涨势头,还隐隐有继续下跌的转变。

当然,除了因为这个消息的不确定性外,还有各国连续出台财政紧缩政策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这则消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让投资者们意识到,即便欧盟在对其成员国做出援救的同时,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依然打着不同的算盘。

危机,依然存在!

对于这种情况,欧洲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几乎没多久,他们针对美国这项法案的反制手段就出现了!

首先是暴风中心的希腊,仅仅在美国通过法案的两天后,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就在n的采访当中宣布,希腊可能针对美国投资银行在希腊债务酝酿过程当中扮演的角色诉诸法律行动。

同时一并透露的是,希腊国会目前正在调查10年希腊政府和古德曼公司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追究其中是否有帮助当时希腊政府掩饰债务规模的违法行为。

这一招,是针对美国的大资本机构,目的是为了警告它们,不要再继续兴风作浪。

在美国评级机构被轻轻问责之后,欧洲方面也意识到想通过敲打评级机构来稳定市场的策略已经失效,当即他们不得不抓住另外一个机构,即在全世界横行无阻的投资银行。

说起来在债务危机当中,投资银行扮演的角色绝不比评级机构轻微。评级机构或许只是做一个宏观上的判断,但投资银行早就将触角伸到方方面面,预先通知他们的客户这里将出现债务危机问题,于无声无息间从这些国家的机体当中抽取血液(资金)。两者在作用上可以说是相辅相成,配合得天衣无缝。

对美国的评级机构无计可施,但不代表对美国的投资银行也没有办法,因为它们的业务遍布世界各地,欧洲是它们的重镇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敲打美国的投资银行就成了欧洲各国政要的必然选择。

紧接着,欧洲元首们针对美国的新法案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开始了一轮外交斡旋。

作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总统,在这一天宣布访问日本。按照公布的行程,在对日本进行两天的访问之后,他还将直飞燕京,对华夏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自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法国总统这是在争取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中主要经济体的支持。亚洲的超级经济体成为他拉拢的对象。

秉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欧盟内部也开始对救援当中拖后腿的英国开始算后账。这一次跳出来的不是德国和法国,而是诸如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他们国家的外交部长或财政部长在同一时间内纷纷发声,鉴于在欧洲救援过程当中英国不愿意加入的表现,未来如果英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们”!

尽管只是一些小国家高层的意见,但这无疑代表着整个欧盟委员会的意见。尽管到目前为止,英国的金融状况还算是健康,但在一些欧洲高层的心目当中,英国被冲击也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