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这才意识到,这真有问题。
林泉以前开的胡品铺,走的是批发路线,一来货,自动被各商贩批到沂州各地,这些商贩就是干这个的,自然没人抱怨。
精品铺,宠品铺走的是高端贵妇小姐路线,这些都是城中各大家族的夫人小姐,本身就住城里,来又是逛街的,自然也不会嫌远。
而药品铺,这个虽然没走什么路线,不过买药一般就近买是从古到今的习惯,哪怕林泉的药好,地方远的人也不会特意来买,就像现代,北京的协和医院可好,但外地除非大病,又有几个去。所以也不会有人抱怨。
可这风油精就不同的,它的售卖对象是读书人。
古代读书人可不都住郡城了,下面的县、村落甚至郊外各大别院书院更多。
这些人跑来买一趟,确实够折腾的。
所以林泉觉得,这事确实是个问题。
一开始林泉本来想像胡品铺一样,直接让各地商人来批发的,以风油精的利润,想必许多商人都乐子,可想了想,林泉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商人逐利,如果批发,那就一点约束没有,这些商人万一把它的风油精用一半兑水再卖怎么办。
红糖、胡椒这些没法掺假,一掺假就能明显看出来,可风油精却未必。
所以林泉知道,要想不砸招牌,风油精绝对不能批发卖,就像药品铺里的阿莫西林和土霉素,林泉也从没敢放手给别人。
那不能批发,要如何卖去各地,开分店?
林泉有些纠结,一旦开分店,从买铺子到买人手,再到培训人手,那等开起来,这成本就大了。
而且古代交通这么不便捷,他如果每年去查几次账,还不累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