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齐仲的身世和过往后,常乐君对齐仲的才华和求知的心态十分佩服,因此常乐君便将自己收藏的书籍与齐仲共享。齐仲也自然而然便成了常乐君家中的门客,常乐君家中门客有不下千人,这齐仲却是常乐君唯一的知己。齐仲写的文章,别的门客看后都表示平平无奇,唯有常乐君一眼便看出了齐仲文中的隐喻。常乐君闲来弹奏,别的门客都露出一副高兴的样子,唯有齐仲听出了曲中常乐君感叹天下百姓疾苦,因此而忍不住哭出声来。
一日,齐仲找常乐君辞行,常乐君问齐仲是否厨子做的饭菜不合胃口?齐仲摇了摇头说:常乐君家中乃是万家酒馆的厨子,天下人吃过没有不叫好的。说到这儿齐仲愧疚不已于是便不再提及辞行的事。
三日后齐仲再次找常乐君辞行,常乐君问:可是我书房所藏之书齐兄都已熟读于心,因而想要去探究更深的学识?齐仲说:天下人人尽知常乐君藏书万卷,门客千人却不曾有一人将这万卷书参透,齐仲同样如此,于是辞行便不了了之。
又过了七日,齐仲再次找常乐君辞行,此次常乐君没有再问他缘由,只是给了他一百两盘缠,打发两个下人将齐仲送回家中。
回到家中的齐仲和母亲说明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是镇上林家小姐半月后便要出嫁,出嫁前林小姐想要再见齐仲一面,于是修书一封命人送至齐仲手中。
齐母听罢起身走出房间拿起院中那柄砍柴用的破剑便向齐仲走来,走到齐仲身旁后抓着齐仲的衣袖说道:齐仲啊齐仲,常乐君待你不薄,给你饭吃让你不至于饿死街头,给你住的地方让你不必忍受寒冷,给了你天下人尽皆知的万卷藏书让你求知解惑。而你今日却因为一个女子而忘了常乐君的恩情,你不仁不义,作为你的母亲我是有大罪过啊。
说罢,一剑将齐仲的衣袖割断,然后回屋关上门说道:你走吧,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齐仲跪在门外,跪了一整天,齐母至始至终没有去理会齐仲。和齐仲同行的下人仍在镇子上逗留,在知道了这件事后,赶忙将这消息飞鸽告知了常乐君。常乐君得知这消息后连夜赶路,两日后便赶到了齐仲家。而此时齐仲已经晕倒在自家的庭院中,齐母却依旧没有去理会齐仲。常乐君先派人将齐仲带到镇上的医馆中,接着便学着齐仲的模样跪在了门外。半个时辰后,齐母打开了门将常乐君请到了屋内后便向常乐君跪了下去。
人人皆知常乐君门客千人,却将千人视如己出,我的儿子负了常乐君的好意,齐仲已经没有脸再呆在常乐君门下。齐母哭着对常乐君说到。
常乐君看着一脸沧桑的齐母赶忙将其扶起说道:常乐君与齐仲亦如管鲍之交,齐兄若想回来,常乐君定当扫榻相迎。当下齐兄有想做的事情,常乐君知,齐母也知,就让齐兄去吧。
三日后,将要成亲的林家小姐和一介书生私逃的事情传遍了整个镇子,这书生便是齐仲。
一年后,齐母去世,常乐君亲自将齐母安葬并以孝子身份为齐母守孝三年。三年后,一个胡子拉碴的男子迈着沉重的步子抱着林小姐来到了林家门口跪了下去,此人乃是齐仲。林家上下震怒将齐仲拿下,林老爷更是要将齐仲置于死地。林母死死地抓着齐仲的衣领吼着,你还我女儿。
就在林家要处死齐仲时,常乐君出现了,最终常乐君带走了齐仲,至此齐仲便一直跟随常乐君左右。
而据江湖中人传言,齐仲与林小姐私奔后,林老爷就赏百金捉拿林小姐。只是这齐仲却像变了一个人,拼死与追来之人打斗,当然江湖中人更多的还是希望二人圆满,慢慢的也就无人再去接这悬赏,林老爷也只能就此作罢。
这三年,齐仲与林家小姐只靠着从林府带出的金银珠宝过活,可金银终有用完的那一日。
林小姐平日里更是大手大脚惯了,此般还要自己买菜做饭的日子却是怎都没有想过。
如此也就罢了,可有日竟连煮饭之米都见底了,这林家小姐看着只会读书写字的齐仲满脸怒意。
她趁着齐仲外出,一把火将齐仲的书烧了个干干净净,等到齐仲归来,看着满地的灰渣便对着林小姐大发脾气。
林小姐坐在地上抱着膝盖低声说道:家中无米,今日饿着吧。
齐仲看着林小姐这个样子,也是心疼不已,暗自决定要让林小姐过上原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