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待客

“去年风声没那么?紧了,村里就有人开?始自家养猪,一年到头总归能吃上点肉。”

腊肉跟香肠是邱大爷让带的,另外淘青姐让带的是新?件小毛衣,看身形大小,分明就是给平安和如意新?人各织了一件。

平安年纪稍大,毛衣是套头的,如意的就是开?衫,用毛线团打了漂亮的结扣。

张奶奶做的新?双布鞋,都是单边扣带的那种,一双鞋底略厚一双略薄,厚底的是已经可以?自己跑跑跳跳的平安的,薄底的是给如意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不能穿厚底子,否则脚底板不舒服,老一辈就觉得娃娃不舒服了就不肯好好长了。

另外零零碎碎的许多东西,甚至还有周庆搞的“给祁校长的一封信”,里面都是些小纸条,或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字体稚嫩,都是当初祁云还在村里时那些在读小学生写的。

说实话祁云已经离开?那边一年多了,小孩子们虽然还记得祁云,可感?情上已经说不上多深刻了。

只是因为祁云当初创办了水月村小学那样拿到市里去评比都算是首屈一指的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已经毕业走出去的孩子还是刚踏入小学对祁云只限于听说的状况,都没有人说不知道祁云的。

听说现在小学的老师每个?寒暑假都会进?行一定期限的训练学习,邱北怎么?说也是高材生,当初还在大学里给学生授过课,要把学校的老师培养起来也不算困难。

师资力量上去了,再加上升到市里去的龚书记郑凯旋他们帮衬着搞了政、府拨款,水月村小学如今又是扩建了一动小二楼的教学楼,可气派了。

再加上村里到镇上的马路修好了,很多镇上的人都宁愿把孩子往水月村小学送,听说那里以?前当校长那个?已经去平城清苑大学上学啦,听说那里现在的校长以?前是教大学生的。

听说那里的孩子有政府拨款,早上还有一顿“营养餐”吃,听说那里出来的孩子德智体美样样好不说,还多才多艺,上了初中几乎都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学习好又有才艺。

单单这一点就够让那些心里对孩子

未来有想法的家长心动了。

知道那个?记忆中从泥巴茅草房变成砖瓦房,连五个?班级都拼不齐整的小学现在居然已经一个?年纪分了三四个?班了,祁云心里满满的感?慨,既有欣慰也有怅然。

周国安跟唐思甜在平城也没能玩多久,毕竟九月中旬他们学校就要开?学,看了升国旗,祁云又带他们一起去吃了平城的几样老字号美食。

顺王府这会儿没什么?美景,不过看看里面的建筑装饰也不错,之?后还又去了一回?长城。

新?人在平城玩了二十多天,八月末的时候心满意足的带了许多照片坐上火车回?怀城去了。

虽然周国安说他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家里多了许多吵闹揪扯,可恰好因为他跟他媳妇是在外地,而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回?怀城。

不说现在上学不用学费,甚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以?后生了孩子也还有岳家这边接济,可以?说不会再花家里一分一毫的钱财。

所以?周国安的那些弟弟妹妹并不讨厌他回?去,反而盼着他能时不时回?去一下跟家里人联络感?情,以?后说不定还能有需要这位大哥大嫂帮忙的地方。

人啊,长大了总归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这是成长的无奈。

因着这些,周国安跟唐思甜回?去的时候也并不会有人故意给他们添堵,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时间上弄错了,因为九月中旬就该开学了,所以周国安唐思甜来平城的时间应该是七月末。

这章略短,下章字数补上,今天加更估计两个补不上,只能一个,我现在出门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