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静江和明的少女的第三幕。
与调酒师一起度过了圣诞节。
被科普了圣诞树顶部的“伯利恒之星”的典故:东方的几个博士看到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闪亮的星,前往耶路撒冷寻找犹太人的王,在附近的伯利恒寻找时,先前看见的那颗星,又忽然出现在前方,引领他们来到耶稣降生之处。
……刺猬拥抱在一起,只会被刺痛。依傍着调酒师身上的温度,少女得出了答案。
“我的伯利恒之星正在此处啊”——这么想着。定制了一样的挂坠,约好了来年共渡圣诞。
……只是人永不满足。
恰巧,不久之后,她突然被一个英俊高大的青年告白了。
激烈到令人窒息的爱,危险到摇摇欲坠的恋,令她联系到了幼年时堪称傻瓜夫妻的父母,更令她觉得自己无时不刻在被火所烧灼。
温暖。
不,是热啊。是情热。
本以为是戏言,但是在一个月不放弃的热情追求之后,她还是接受了。
但是心中的隐晦不安终于在某日得到了解释:那爱究竟
从何而来?
圣诞节过后的某个夜晚,她在老城区附近的某条小巷子中救了他,而他只看见了救命恩人脖颈上挂着的伯利恒之星上一闪而过的几个罗马音字母imi。
……啊啊。
多么痛苦。
连名字、不看汉字只看训读音都是姊妹一般的秋实(akimi)与和明(nagimi),她曾经怀着多么隐秘而又强烈的欣喜,如今就揣着多少分量的痛苦与不甘。
如果,如果圣诞节再推后几天的话,她一定也会途经那个小巷子,救下会对她一见钟情的恋人,而不是与同学青梅在家里开睡衣party……是的,她一定会救,而恋人也一定会爱上她!
可是现在。
爱出现了瑕疵。爱变成了伪物。
她无法再自如地面对那两个人。
啊啊……要是调酒师不存在就好了——有时,竟然生出了连自己都被吓一跳的想法。
可是她无法说出口的烦恼却被恋人怒涛疾风一般的索爱抚平了。
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说,少女被沉溺在了爱中。
调酒师——有那么多人爱她。少女想,她的奶奶,顺平弟弟,猫咪们,还有邻居们……甚至她也是爱她的。那么……稍微偷走一个人份的幸福,也无所谓吧?
少女用一个谎言,轻而易举地从调酒师那里拿回了约定的伯利恒之星。
“我的伯利恒之星正在此处啊”——回想起了似乎就在昨日的,发自内心的感慨,少女恍然发现伯利恒之星正是为了指引博士们找到新王才出现的。
……可是,无法明辨啊。
究竟是迷惘时发现指引方向的星星出现,还是因为星星找到恋人——哪一种的心情更为激昂,更为高上。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纠结,少女逐渐对恋人如藤蔓一般死死缠绕的爱感到了厌烦。
大概,也是因为热恋期过后,少女才发觉,过惯了独自生活的自己,讽刺一般地无法习惯原本梦寐以求的、与另一人太过紧密地日夜相连。
脱离了恋爱视角,少女惊觉毫不避讳自己殴打他人、命令他人、勒索他人、处决他人的恋人,是个多么可怕的、狠辣卑劣、毫无人性的极道干部。
她害怕。开始避而不见。以救命恩人的身份为屏障勉强无事了三个月,又发现前男友缠
上了调酒师。似乎是命运回到了起点、喜欢上了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