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升先是在内燃机厂张厂长等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工地建设,然后去了培训中心,由于赵东升要引进显得机械设备和技术,因此厂里的职工都要进行培训,内燃机厂为此专门将办公楼改成了教室,由赵东升从国外请来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
内燃机厂的人从这次现代化改革中看到了厂子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一个个干劲十足,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赵东升与厂里的职工们进行了交谈,虽然赵东升的态度非常和蔼,不过职工们对他都显得非常敬畏,大家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年轻的副市长。
黄州市第一批进行改革的厂子一共有五家,下午,赵东升又去了另外一家施行改革的单位――市食品厂。
由于财务室的那场大火,食品厂的原厂长直接被拉到了刑场打靶,整个领导班子几乎被一锅端,现在的厂领导都是赵东升事后提拔起来的,年龄都是三十多岁,精力旺盛,冲劲十足。
赵东升下去视察工作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他从来不提前通知,所以除了他办公室的人外,没人知道他的行程,所以直到他的车队驶进食品厂大门,食品厂的厂长才从门卫那里得到赵东升来了的消息,连忙领着一干厂领导前来迎接赵东升。
虽然赵东升分管的那些部门的领导对他这种工作方式有些不适应,生怕被赵东升抓到什么小辫子,不少人心里还颇有微辞,私下里发过牢骚,认为赵东升这样做特立独行,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一些牢骚传到了赵东升的耳朵里,不过赵东升对此却并不怎么在意,一笑了之,只要对方没有在工作中犯错或者诋毁了他的名誉,那么他并不介意那些干部们发发牢骚,这也是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嘛。
赵东升为此特意召集了分管领域内各部门的领导开了一次会,他在会上明确表明,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不需要干部们做出多么大的成绩,但也绝对不需要那些尸位素餐的干部,他不会无缘无故地表彰一名干部,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处罚一名干部。
与此同时,赵东升还会会上表示,不介意大家在私下里骂骂他出气,以减轻工作中的压力。
现场的人闻言不由得轰的一声,爆发出一阵哄笑,黄州市有史以来还从没有出现过让别人暗地里骂自己的市领导,使得会场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尤其是赵东升的最后一句话,这使得大家都很清楚赵东升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针对任何人,这样大家就放心了许多。
其实,那些部门的领导最怕的是赵东升借此机会调整他们的岗位,如今有了赵东升的这个承诺,他们无疑就安心了许多。
赵东升相信,只要他肯下工夫并且起到表率作用,那么他所管辖的那些部门的工作习气必将焕然一新,毕竟没有哪个领导和职工希望丢掉手里捧着的“铁饭碗”。
事实证明赵东升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他的引导下,他所分管领域的各单位精神面貌有了崭新的变化,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市民们的好评,并且逐渐影响到了市里的其它单位。
赵东升这次之所以来食品厂,主要是安抚食品厂职工的情绪,自从食品厂出事后,职工们就惴惴不安,认为厂里这次得罪了赵东升,以后一定没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