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如今有了厂长小舅子的证词,食品厂厂长的罪名彻底被坐实了,由于性质恶劣,直接被法院判处了极刑,两个月后拉到刑场枪决了。

不仅食品厂的厂长,食品厂的整个领导层由于这件事情被市里一锅端了,判刑的判刑,撤职的撤职,在黄州市是轰动一时,直到多年以后还有人提及此事,认为食品厂厂长也是命里该绝,竟然会触赵东升的霉头,要知道“冷面书生”可不是白叫的。

由于赵东升是燕大的高材生,再加上他行事雷厉风行,因此自市食品厂一事后,黄州的市民们就私下里给他起了“冷面书生”这么一个绰号,据说第一个喊这个绰号的是市里一个喜欢武侠小说的青年,因为形象贴切,随即逐渐在黄州市传开了。

不得不提的是,那个纵火的小混混由于主动投案自首,再加上又是被人唆使,因此被宽大处理,只被判了十年,而厂长的小舅子则是一个无期。

第193章 以儆效尤

赵东升从京城回来的第三天,市警察局局长就将破案的结果向他进行了汇报。

确定了市食品厂的厂长是幕后主使后,赵东升的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嘲讽,他原本并不想拿市里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开刀,可是有人硬要往刀口上撞,这就怨不得他了。

于是,为了黄州市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怀侥幸的企业领导,赵东升对办案人员做出了指示,以性质恶劣为由,要他们严肃处理食品厂违法乱纪的行为。

与此同时,市里的领导也纷纷表态,对此事高度关注,因此在种种因素下,食品厂厂长后来被判了死刑,整个食品厂的领导班子也被一网打尽。

四月中旬,河东省举行了省人大和政协会议,选举了新一届政府和政协领导,赵东升作为河东省人大代表参加了省人大的会议,被选为新一届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白秋明在此次人大会议中被选为了河东省省长,河东省正式进入了“黄白时代”,黄浩然和白秋明共同创造了河东省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五年。

当赵东升从东平市回来的时候,黄州市市属科级以上企业的财务已经被清查完毕,所有企业无一幸免,账目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不同的问题。

赵东升原本打算将这些陈年旧账一笔勾销,他的目标是未来而不是纠结过去,可是有几个企业的负责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贪污严重,把企业里的财务搞得乱七八糟,给了赵东升一个不折不扣的“惊喜”,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糟糕到这个地步。

另外,查账期间不少企业的职工都向清查小组反应企业领导的经济问题以及生活作风问题,尤其是那几名吃相难看的企业领导,在企业里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不仅经济问题严重,而且还欺男霸女,这就使得赵东升无法坐视,要不然的话他怎么向那些企业的职工交待。

所以,赵东升就此事与马天益和何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后三人达成了共识,追究那几名性质恶劣的企业领导的责任,以儆效尤。

原本按照赵东升的意思,他想要严惩一批人,所谓不破不立嘛,只有打破了旧的才能换来新的,不过马天益和何伟都觉得事态闹得太大了不好,影响黄州市的稳定,故而不便将打击面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