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雯于是在赵东升边上坐下,照顾牛兵吃东西,孙德奎则离开了房间,在座的都是领导,他还没资格上桌。
“牛主任,你们车间以后有什么打算?”赵东升给牛保国倒了一杯酒,沉声问道,既然牛保国这么看重他,那么他准备给牛保国指出一条出路。
“我们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能有什么打算。”牛保国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的郁闷。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牛主任觉得怎么样。”赵东升迟疑了一下,好像下定了决心,向牛保国说道。
“兄弟有什么主意?”牛保国一听就来了兴趣。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所需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觉得在今后家电产品的市场会很红火。”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中,赵东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兄弟说的没错,家电产品的市场巨大。”牛保国点了一下头,接着苦笑着向赵东升说道,“要想生产家电产品,必须要技术和资金,不要说我们九车间,就是厂里也没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们技术科有同事在大学是学电子的,我可以去试试看能不能说服他们来帮忙。”赵东升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由于是初次做这个,我们可以先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例如录音机,这样的话可以将车间里的那些旧机器利用起来,改装后使用,这样一来的话资金就节省了很多。”
其实,制造家电对赵东升这个堂堂的黑尔电子首席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闭着眼睛也能独自设计出一款世界先进的家电来。
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东升深谙和光同尘的道理,这才拉上了技术科的那些科班出身的同事,他可不想太过引人注意,这意味着将会招人嫉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在暗中下绊子。
“改装后使用?”牛保国的双目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他实在看不出来车间里的那些老机器有什么用途。
现场的九车间的干部们面面相觑,和牛保国一样,他们认为赵东升的说法有些不切实际。
吴雯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赵东升,她可是知道就九车间的那些机器比她的年龄还要大,很好奇赵东升有什么办法能使得那些老机器“变废为宝”,难道这只是赵东升的不切实际的臆想?
“家电产品的关键是线路板,线路板是家电产品的中枢神经,它的重点是焊接,如果线路板不过关的话,产品的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一批合格的焊接人员。”赵东升点了点头,也不做过多的解释,沉声向牛保国说道。
“这个倒真不是问题,我们车间里的人几乎都会焊接。”出乎赵东升的意料,牛保国不以为意地回答。
为了创收,牛保国这几年没少折腾,只要能赚钱,什么能赚钱的活儿他都接,他曾经做过几批电路板,因此九车间里除了少部分上了点儿年纪的人外,其他的都会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