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舒言带着苏开朗走走停停。不一会儿,他们就赶上了前方的花车,偌大的莲台上是一座高大的佛陀坐像。两侧有童子童女坐拥着瓷瓶,上插着新鲜的莲叶和莲花,由牛车拉着缓慢行进。
前方是笛声和摇盘,男女舞者皆白衣打底,以绿、红二色晕染区分,随着乐声鼓点载歌载舞。后方则是糕点与瓜果供奉,最末尾还有一空车。
柳舒言先是以为是要去拉货的,却见空车经过时,也不知谁起的先,一截红藕就被扔到了车中,尔后陆续而来,各色的藕节纷纷落入,掷藕盈车。
“原来染色的藕节是用在这里。”柳舒言笑了,侧头道:“我想起了儿时水池中的石龟。好多人会祈福时会扔铜钱,说是砸中了龟背就能生好运,若是砸进了龟嘴里,那就更了不得了,得是大大的好运。”
“等我能跑能跳的时候,池子底一层的铜钱。我就想着哪天买零食缺钱了,就拿根鱼竿去池里钓几枚解燃眉之急。可惜快要得逞之时,被我娘揪着耳朵回去骂了一顿。”
她叹了口气,少年却听得笑了出来。
“丫头,你和这小子是外村人吧?”后头一个卖藕的大叔叫住他们。
此时两人都换了一身布衫,身上没有任何饰品,连头发都绑的随意,也不知道他如何认出的?
柳舒言拉着苏开朗退到了摊前,却听大叔笑了出声:“来这里参加圣莲节的,没藕定会买藕。且看你们两手空空,不买花不买藕,单看热闹,有何意思?”
“买藕是扔车里祈福,买花又是用到何处?”柳舒言起了兴致。
这里是飞龙寺的辖地,信佛的人多是常事。这庆礼本以为是庆中秋,看来也是与佛有关的节日。
她余光扫向了少年,见他并不惊诧,应该也知道?
大叔已缓缓说开:“当年村镇干旱,民不聊生,疫病肆掠,是飞龙寺的圣僧到来,才让我们的祖辈看到了生机。那时的圣莲镇还不叫这个名字,甚至是县志上都没有记录的小地方,穷山恶水,出入不便,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也许真是佛祖指路吧,阿弥陀佛。”
“你看这出入的山路,还有等下巡礼的终点处几家保留下来的房子,都是他们当年给我们建的。佛陀济世,给予我们庇护,教予我们耕种劳作,得以自食其力。
后来他们要走时,不收谢礼。有个小丫头灵机一动,就近从莲塘截下了一朵莲花送行,才有了如今的圣莲节。”
“所以,”大叔话锋一转,推出了一桶莲花,“你们要不要买朵莲花和彩藕凑凑热闹?”
人家都为了推销说了这么多,不买好像有点浪费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