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平等!”更多人开始响应。
短短一个月,当地的街头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尤其是在人口最多的首都,举牌子、喊口号,堵在政府门前、堵在总统府门前的平民越来越多。
他们白天也不工作、不干活,只需要按时跟着人们在这里喊几嗓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每天就能领30美元。
这种待遇,比听政府的安排,老实去从事什么农业、基础工业发展要好得多,那玩意儿几个月都不见得有收获。
总统府内的哈米德,已经接了几个从特区打来的电话。
那两位酋长先后过问了最近在首都和其他地区上演的“街头运动”,并要求他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街头运动因为无法在特区展开,对社会的影响暂时不大,只是一贯不太关心非洲地区局势的美媒,却一反常态的谈论起来。
当人权这个大棒挥舞起来时,再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哈米德清楚,他要让政府尽快平息事态。
所以哈米德采取了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派出警察维护秩序。
可能是警察的执法方式有些太主动,游行人群的情绪又比较激动,因此在总统府前发生了摩擦,在人群效应下,摩擦扩大——警方为了保证安全,便决定展开驱逐行动,解散集会。
但这种粗暴行为,却不幸与集会人群的不满情绪相抵触,人群中还广泛流传着,总统就是白人代言人,他只是少数派资本家,只会无视黑人的权益,相反去捧白人的臭脚云云。
这种情况下,警方的驱逐演变为了摩擦。
有了摩擦就往往会演变为武力行为,再警方强行将一名自由斗士按倒后,其他人的情绪也爆发了——谴责声、口水、拖鞋和石块,朝着警察身上飞去,警方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展开强行驱逐。
最后这变成了一场流血驱逐,警方逮捕了15名集会者,更多的宪兵出现在总统府和政府办公地点周围,电视台和新闻开始引导舆论声音,声称政府会重视、并召开议会讨论他们的问题。
但示威团体,行动委员会都认为,这只是资本家的敷衍手段,根本不会落实到实处,他们要求哈米德下台,并且本届总统候选人——其余两人都不是人们推选出来的,也下台。
更多、范围更广的团体,开始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