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兼备,这片土地的矛和盾都已起步。
跟着还有一个项目的成果,让孟谦亲身体验到——机械外骨骼。
外骨骼的军事化研究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它能够让一名士兵发挥出300%的实力,对于未来单兵作战,是一项超前进步。
以往的外骨骼,最大难题就是能源。携带的电池无法支撑它长时间的使用,就跟鸡肋没什么两样。
但在现在,富国动力衰落而e公司崛起后,它们的新型超级电容电池,带来了更大的容量突破。
民用级别的,能够超出富国动力高端产品的两倍容量,秘密军用级别里,能够超出五倍——这个数值足够外骨骼长时间工作。
孟谦就以大股东的身份,获得了体验特权。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穿上了外骨骼,它主要有紧贴四肢的机械部件组成,背后背着电池包,最大提供超过30小时运作。
整套外骨骼包括电池,重量是45千克,得益于大量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让它获得了很好的减负。
“首先需要适应平衡。”工作人员对他说。
“平衡。”孟谦迈出了第一步,金属鞋底包裹着靴子,迈出去还得控制力度和速度,因为传感器控制着外骨骼。
如果太过于用力的迈出步子,很可能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当然孟谦没碰到这糗事,他第一步很平稳的落下。
“启用人工智能,它能够辅助使用以及战斗。”工作人员说,“智能可以采取脑波和声控,孟先生。”
后一句是对孟谦的尊敬,谁都知道脑波、智能这些交互方式,就是他的vr公司带来的,他比任何人都熟悉。
“智能启用。”孟谦用脑波传递命令,一秒钟后外骨骼的内置ai启用,战斗数据显示在ar(增强现实)眼镜上。
“感觉就像是在玩‘泰坦’。”孟谦体验着,第二代vr推出的时候,一款名为《泰坦》的游戏风靡了世界。
现在的实际体验证明,游戏公司的脑洞和设计与现实军事领域应用,有不少重叠之处,有很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