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伊莎贝拉带来最新消息:“孟氏宇航公司,正准备测试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无人空天战机即将进入到装载阶段。”

“3d显示出来。”孟谦说——智能化普及的一大好处,机器人和全息图像传输,让他无需亲自抵达现场。

在未来城郊外的孟氏宇航研发实验室里,一台发动机正在等待进入风洞,它将会迎来漫长的风洞测试,上万个小时光燃油就超过一亿美元!少量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各类型机器人在协助。

孟谦控制机器人,在开始前先逛逛。

孟氏宇航的基础,很多都是人工智能和虚拟人物负责建设起来的。那段时间孟谦太忙,忙于当城市设计师、忙于往返生意场,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注重这方面,完全交给手下做。

如今亲自逛起来,效果还真有模有样的:地板干净整洁,四周宽敞明亮,大量机械自动化……和外国的高端工厂比起来一点儿也不差,甚至在机器人使用程度上,这里的更先进。

“技术基础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孟谦有个疑问,这么高大上的厂房,还有风洞,花费肯定不少。

“最早一批是从欧洲和北美引进,主要就是英国德国和美国,受制于资金拨款,我们就采取自行研发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山寨”——仅仅基础,在基础建立起来后,公司使用的都是孟谦带来的超前技术。

所以资金虽然不多,但二者结合后,也达到了预期。

孟谦明白了:“效果很好,整体项目——直到原型机试飞成功,还需要多少资金?”

“30亿美元左右。”伊莎贝拉客观的分析,“能够增添更多的测试方案,减少时间上的花费。”

“没问题。”孟谦如今有钱——回过头来,他才发现除了城市建设,这方面也必须要足够注重。

原计划的300亿美元投资,现在被撤销,改为最大500亿。这是他在保证城市拥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掏干净裤兜。

孟谦虽然有钱,但近年来也是大手大脚,又背负着建设未来城市的资金压力,恐龙奇迹等花费,最终是收支相抵。

伊莎贝拉得到资金许可后,便拿出更多的模拟效果图,她学到了人类这一招:“这是精确模拟后的原型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