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页

“这是必然的。”孟谦说,积极面有什么呢?可以缓解未来人口、交通压力,人们衣食住行都在虚拟世界里,极大的环节现实里拥挤不堪的社会——未来人口迟早会突破百亿,甚至更多。

再随着老龄化加剧,机器工人普及,没事可干的人们,不可能整天拎着个酒瓶上街晃悠,偶尔闹事、游行。

基于未来一百年后的战略,这一幕迟早会发生。虚拟世界,或许将是一个替代的办法——先从发达国家试起。

这里牵扯到太多太多的内容,高速网络、智能超算、脑域技术、细胞食品——这些仅是与虚拟世界相关的。

发散的呢?人们都沉浸在世界里了,那肯定得有人干活,所以智能化的社会、各类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这是共产社会的样式。

甚至还有很多,是孟谦都没想到的(太多就不列举了)。

想要在现在就做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连娜塔莉亚也承认:“光是你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这是个超级游戏。”孟谦明白自己能力有限,哪怕他再多的钱、再多的技术,都会碰到瓶颈。

但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组织。

他跟泰格·斯通分享了这个想法:“你觉得这种未来怎么样?”

“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更美好世界’。”泰格点头,但也有跟他一样的疑虑:“要求太多了?”

孟谦说:“就像人工智能研究一样,我们可以用十年,十几年来实施——未来已经被我们掌握,得有个目标吧?”

“我喜欢这句话!”泰格很赞同,自从有了人工智能后,他们就相当于掌握了n个数量的科学家。

当一百万,一千万个科学家集中在一起时,能够做出什么?类人脑智慧+创造力+数量,足以带动一场全新科技革命。

“甚至我们还可以走得更远。”泰格被孟谦激发了想法,一边在草地上散步,一边说:“兄弟会可以在里面壮大,传播更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