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2012年颁发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干细胞研究者,原因是:“发现成熟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多功能干细胞”。
仅仅是一个发现,就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直接就临床应用成功,并准备迈向医学推广阶段,应该获得多少个诺奖?
媒体的分析师的这些论调抛了出来后,立即引起社会巨大反响,这回不光是美国,连同亚欧都密切关注起来。
网络和媒体的评论如雨后春笋般爆发,虽然没有国内“不能让他跑了”这种煞笔的言论,自由的资本市场,不是赌场——只有黑赌场才会搞“你可以进来玩,但要输光了才能离开”这种霸王生意。
但不表示,美国人不想挽留他们。
商务部、内阁高官都先后跟孟氏集团的ceo,也就是王曼文电话交谈,想了解她的想法,表示这件事情仍有商量空间,美国也将会提供更好的环境等等。
甚至美国总统,还专门跟幕后的大老板孟谦交谈,先是赞扬孟谦在美国舞台上的惊人表现,巨大成就,再说离开这个市场的缺点等。
孟谦能听出来这是挽留和一定程度的“提醒”:你借用美国这个平台才能获得这些成就的,你敢保证其它地方一样好?
再联想到最近欧洲的难民潮,频发的恐怖、恶性事件,还真就如对方所表示的:欧洲并不是个好选择。
欧洲无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可能就无法顺利发展,你想要投资英国,万一当地也来几场暴恐?
但孟谦也不是菜鸟:“谢谢总统先生关心,我知道美国是个很好的平台,科技、人才都充足,所以我才选择这里,我选择加州发展了新型电池产业,并积极与当地集团合作;我还在湾区投资了vr产业,推动了一股新潮流,带来了数不清的就业机会,我很清楚这里的好处。”
孟谦是有底气的,我在这里投资这么多,还跟当地财团合作,已经够给面子,你要是吓我,我就再撤资!
撤资虽然是双输的局面,但孟谦拿准对方不敢乱来:因为财团第一个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政客们除非不想混了。
果然这番话让对方很明白:“所以我们与先生都有过愉快的合作,还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不能再坐下来好好商量呢?我相信这里面的误解和隔阂,都是能够通过交谈,轻松解决的。”
孟谦笑着:“就这么说吧,我会为研究事业寻找更好、更稳定的环境,当然美国市场也是我最重视的,孟氏制药将会一如既往地注重在美国的发展,并与当地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
孟谦还是没有给明确的去留态度,只保证制药企业会留下来。这是必然的,他没有大气到放弃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