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孟谦没想太多,搞定大难题,他很高兴,35亿外加靠山关系,这种模式在中国是很行得通的,日后富国能源有什么麻烦或需求,刘建业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利益捆绑在一起,便同舟共济。

刘建业的融资很关键,他让富国能源的底气立马就有,建设超级电池工厂是分分钟的事情,产量过亿,满足了喂饱你,还有能力供应别人的条件。华威想要独霸一方,就必须出资买断。

前面与华威的独家合作开价十亿,现在?少于15亿他都不谈。

电池的供应价格,也必须涨,原先的125太少,当初的定价策略有点小心翼翼,但根据消费者的反映来看,多出一两百块钱,换取更高的电池容量、更舒心的使用,用户是毫不犹豫的。

第046章 吊胃口

刘建业办事非常有效率,今天口头谈好事情,次日双方就开始接触。围绕着合作的问题展开,重点是协议,双方的高管、律师都在拟条例,然后互相交换,再把有异议的内容拿出来,重新商定。

分歧基本没有,刘建业的出资非常慷慨,宗岩对公司现状估值最高200亿,而刘建业愿意以35亿换15%,达到233亿,更别说值钱的人脉关系。再说这个人的爽快作风,让孟谦对他很有好感。

然后在刘建业的牵线下,东方防务公司的高层也与公司接触,他们很直接,兴趣都集中在军事领域的使用,不会涉及民用;再考虑到富国能源未来的国际发展,他们会对合作采取严格保密。

两天后,三方代表签约。

中云国际控股会将分两个阶段支付富国能源35亿元现金,持有15%的股份,成为公司的大股东,东方防务公司也参与合作,它们将会与富国能源合资成立企业,富国能源技术占股20%。

虽然孟谦不看重军用领域的利润,但他在乎人脉,对方是国营企业,这是一种愿意合作的态度,今后政府多少会在大问题上给关照。更别说来头不小的刘建业,也能提供更多“灰色”便利。

……

等资金到达后,就可以立即用来建设企业。公司第一笔订单的盈利,以及股东的融资,都全部用于发展。订单的盈利用来扩建公司总部,或者考虑换一个办公地点,租下几层写字楼。

大型电池工厂,预计投入30亿元,五十倍于当前的规模,剩下的五亿是日常运营。至于地点的问题,电池工厂的占地会很庞大,原先工厂没有足够的土地支持扩建——这方面刘建业让人去办。

一天后,回应传来。

海市政府非常欢迎富国能源的投资,针对三十亿的工程项目,特地划出了沿海一处闲置用地,面积五十万平方米,靠海,海运便利;公路从门口经过,陆运便捷;附近就是机场,空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