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让他别急:“你有心就行,现状已经足够我们安逸。”
孟谦有他的道理:“人总会追求更好的环境,安于现状就没有动力。不然挣那么多钱干嘛?反正思思也要过来读书,你们来这里住个三俩月的,厌倦了再换,以后就是专门往好的地方钻。”
尽管父母不希望他这么拼,但现在的孟谦动力无穷,充裕的资金加速了梦想起飞的速度,出人头地,让自己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就是目前追求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一两年内或许就实现。
……
游玩几天后,家人告辞回去。
孟谦也得开始忙碌起来,公司的事情、工厂的事情,还有副业的问题等。
“这里是我收集到关于制药业的资料,孟总请过目。”梁涛交给他资料。
资料很多,列举出国内的、海市的制药企业龙头,仿制药企业……2014是个神奇的年份,未来几年内,将有大量专利药到期,便意味着仿制药的大门已经打开,蛋糕是各大企业都想咬一口的。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预计2015年,仿制药市场达到5000亿。但这仿制药大国却很尴尬——部分仿制药的临床表现不尽人意,只能说是“药安全、但收效甚微”,极少能达到印度仿制药的高水准。
孟谦需要对症下药,中国在高端仿制药的水平还很欠缺,很需要效果出众的仿制药品。这里面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缺,甚至还有点政策性的催促,政府也头疼,连产业补贴都准备好了。
他在这时候入行,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是前几年,专利药保护期没到,孟谦这么搞恐怕会被告。中国也不能像印度一样耍无赖,印度的药企可以以“我太穷、病人太多,必须强制生产”的相关法律,无视国际专利保护……
但制药领域的水很深,光有高技术不行,关系也重要。问题回到原点,人脉关系这是他欠缺的,也必须要抓紧完善的。他考虑着,华威和刘建豪那位大哥都是潜在的伙伴,两者实力都很强。
虽然他们不一定涉猎这行,但圈子朋友呢?
孟谦用红笔标记事项,再去考虑公司名称。
沿袭一贯随意,不伤脑筋的取名方式,就叫它‘富国制药’,注册资金暂且一百万。搞仿制药的花费远远高于此,但孟谦的资金很有限,先挂名字,以后再完善。
再深入说,制药领域从零开始发展有点抓瞎,最好是收购一家结构比较完善的企业,再适当的改造和扩增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