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孙斌等一众多制片主任更加能专注地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了,美术厂里,每天都能受到二十多个摄制组从全国各地传回来的视频内容。
制片部的同事们日夜不停的按照顾小凡提供的分镜剧本进行着剪辑工作,顾小凡那近乎于变态的要求,每个镜头多少时间,精确到了秒,完全不给他们任何弹性修改的余地,这弄得大家怨声载道不已,他们就从来没有见过拍个纪录片都搞得像是电影一样的。
而《搞笑漫画日和》在网络上的风靡,让其中诸多配音出涌现出的滑稽词,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网络的流行语。
几乎在短短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就风靡了整个年轻人的族群。
很多人都不说“没劲”,改口“不给力”,不说“我晕”,改口“我勒个去”,不说“很有感觉”,改口“带感”,不说“忽悠我”,改口“坑爹呢”……
qq里、回帖里、聊天内容里,不但在网络上常常能看到,学校里,办公室里,年轻人都感觉到短短一个月之间,都被这些流行语给包围了。
在各个门户网站上,这个美术厂的配音动画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在搜狐网上,关于《搞笑漫画日和》的走红,也形成了大讨论,一个“为什么日和会走红”帖子成为高居热门。
发帖的楼主很不解地问“这部动画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看?有这么好看吗?我觉得看这种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啊……”
于是,很多网友都在回帖回答了他这个问题。
来自武汉的网友“桂花糕儿”回覆:“为什么爱看《漫画日和》?因为你发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很活泼的人,也是有搞笑的潜力可挖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向来说话很严肃,但是看日和多了之后,流行语也脱口而出了,这是通过非常简单的模仿就能实现的幽默,也是一条让自己变轻快的捷径吧。”
头像是科比网友“科比24”则留言道:
“我喜欢的是它跳跃性特别强,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没有条条框框,看起来不用太多的琢磨,很轻松。但是看它就是为了笑一笑,看完了就完了。我觉得作者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就是在娱乐自己的同时娱乐大家,没必要去琢磨里面有什么意义。”
i是一串数字的河南网友则说:
“这个动画片中文配音的笑点很冷,跟冷笑话是一个路数,一般都超出常规的思维,不符合逻辑和生活实际,让人听了觉得一愣,不会让你立刻哈哈大笑。”
而来自云南的网友“丽江阿呆”则比较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