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夫人还不知道贾敬正追随着自己回京,她坐的车已经到了宁荣街。门子远远看到自家的马车过来,还以为是老爷派人回府取东西,赔着笑脸就迎了上来。
近了才发现,跟车的竟是孙和家的,门子吓了一跳:“孙妈妈,您老人家怎么回来了,可是太太有什么吩咐?”
“别扯你娘的臊,快点开了中门,太太回府了。”孙和家的觉得太太越快回自己的院子越好,才不管门子如何殷勤。
竟是太太回府了,门子眼皮子乱跳,一面自己去开了中门,一面让同伴快去禀报大爷、大奶奶。马车稍停一会儿,又转动起来,不一会儿便到了二门。
贾珍带着尤氏、贾蓉都在二门处迎着,见马车过来,贾珍快步上前:“太□□好?怎么也没让人送个信回来,我好去接太太。”
尤氏也跟着上前,发现车里没有人回答贾珍的话,不由看了孙和家的一眼。孙和家的轻手轻脚挑开车帘,发现窦夫人正抱着孩子睡得香。
“太太刚刚生产完便往回赶,想是累得狠了。”孙和家的向贾珍跟尤氏解释了一句,把那两个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贾珍忙问:“老爷可知道太太回府了?”
孙和家的一点儿也不心虚的点了点头:“自是知道的。”走前自己不是让小丫头禀报过老爷了吗?
贾珍听了长出了一口气,尤氏低声向他道:“大爷,让人抬了软轿过来吧,太太不好自己走动。”
贾珍觉得有理,心说难怪今日马车直接行到了二门,不过他的心里也有些怪怪的,自己的儿子都已经定亲了,偏太太又给自己添了一个……
“太太生的是?”贾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窦夫人生的是男是女。
孙和家的脸上笑得跟一朵花一样:“生的是位姑娘,可是如了太太的愿了。刚生产完太太血崩,可是观里连个大夫也没有,太太只能硬挺着。谁知一会儿,那血就……”说到这儿才发现不妥,这话不该说给大爷听。
“到了吗?”车里传出窦夫人有些迷糊的声音,孙和家的忙应了一声。窦夫人睡了一路,总算恢复了些精神,吩咐道:“让人抬软轿来,孙和家的去查查那几个奶娘。”
“已经让人抬软轿去了,请太大略等一等。我已经挑了四个奶娘准备着,等一会儿孙嫂子看了,再给小妹妹挑。”尤氏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
只是这份殷勤,用的时间不大对——修复液正在慢慢起著作用,窦夫人不可避免的出了一身臭汗,现在正一身粘腻的难受。尤氏还在这里废话,不能不让人火大:“你们既然知道等在这里接我,就不知道该带着软轿过来?”
尤氏语塞了,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刚才门上来报,可没说太太已经生产了。贾珍狠狠瞪了尤氏一眼,车上车下的人都无话可说。好在听说是太太要用,软轿来的很快,窦夫人没用一会儿就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宁国府与荣国府的格局初建时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几代来都不如荣国府人丁繁茂,有些院子空着显得破改,便渐渐的推倒改成了花园亭榭。不过大体居住也是按着的年长的居后,当家的居中,年幼的居前这么分配的,窦夫人的院子名为宁萱堂,相当于荣庆堂在荣国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