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但在宋之后,蜀地遭受重创,直到明朝中期,也就是这几年才慢慢缓过元气。

易县令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人,他一直想要重振彭县彭县,让彭县牡丹重回大众视野。

无奈彭县跟蒙阳不同,本地士绅官商势力错综复杂,想要施政难度极大。易县令一个外来人,光是跟他们斗法就斗了两年多,现在想要让他们拿钱办牡丹节,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得不说也幸亏温瑜是以举人身份选官,只能选到下县。要是跟易县令一个进士出身,怕是在大县里要处处受人掣肘。

见温瑜答应的这么爽快,对面反而犹疑起来:“恕在下直言,敢问蒙阳这样做,到底是为何?”

温瑜笑道:“不过是想跟贵县互惠互利,我们想牡丹节当天在彭县各处为我们蒙阳打上一下广告。”

是的,温瑜所思正是这个。这么一个牡丹节,如果办的好,到时候不说蜀地,就是全国都有人慕名而来,彭县如此小的地方肯定无法容纳。两地离的很近,蒙阳正好可以沾光发展一下第三产业,而且也可以将蒙阳这些特产的名气打出去。

彭县师爷这才放心,两人旋即商量起相关事宜。

彭县牡丹普遍四五月开花,准备时间比较少。二人一共设计了几个方案,最后一起送到易县令那处等其抉择。

易县令收到方案后可以说爱不释手,哪个都不舍得放弃,最后决定多管齐下,也就是彭县的衙役要受点累。

不过有了蒙阳提供的一大笔银子,他们也能放手去做了。想到这里易县令就有些郁闷,他每日累死累活的,结果彭县还是老样子,于是就的问师爷:“你说这温大人出任蒙阳也没多久,蒙阳财政上怎会如此宽裕?”

师爷想了许久:“我观温大人是有大智慧之人,蒙阳如今产业非常多,我到蒙阳几日,所见之处百姓皆富足和乐,官府自然闲钱也多。”

接着又安慰道:“大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彭县终究是豪强众多,如今大人总算是把他们压下去了,想之后彭县也会越来越好。”

易县令也这么觉得,他暗道牡丹节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日子他还要将彭县治理成蜀中最富足之处。

关于牡丹节,他们首先是打算请蜀地名士写诗写赋传唱,此乃雅事,众才子也都欣然接受。

二是请了戏班唱几场关于牡丹的戏份,由彭县出钱,在各地登台,唱戏的同时找人在下面装作不在意的提起牡丹节,使人加深印象。

最后一点是温瑜提出但两人都有些犹豫的,温瑜想请蜀地艳名远扬的青楼女子来牡丹节献唱跳舞,然后由众人评判,选出一位牡丹仙子。这虽然听起来感觉挺有意思,但似乎有些不够庄重啊……二人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