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温玉兰来找温瑜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改造,温玉兰已经开朗大方多了。这次讲明原因,温瑜觉得很诧异,因为之前温琼看样子已经改好了啊。
温玉兰却摇头,原来温琼自从经历上次的绑架事件后,一改往日的懒散,发疯似的读书。每天只休息两个时辰,温玉兰担心他的身体,才壮着胆子来找大哥,想让大哥跟温琼聊聊。
温琼叹了口气,看了是矫枉过正了啊。
随即走到温琼屋内,此时已经不早了,温琼依然在挑顶夜读。
看到温瑜,立刻站起来行礼,温瑜摆手,让他坐下。然后注意到温琼眼下的红血丝,开口讲温玉兰担忧他的事说与他听。
温琼听罢勉强的笑了笑:“我知道大哥和玉兰关心我,只是马上要童子试了,我尽快将童子试考完,之后好准备好秀才。”
温瑜静静的看着他:“考完秀才呢,有没有想过你之后的路怎么走。”
“考完就再往上考举人,再过几年求娶个贤良的妻子,成家立业,当然这些都听大哥的,我知道大哥不会害我。”
温瑜摇头:“你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户籍
明朝户籍这方面做得其实挺好的,医生、算命的这些,全部都属于民籍。军籍匠籍商人这些都可以参加科举,我们熟悉的大明首辅张居正其实就是军籍出身。
不过假如一个人以工匠之技当上了官,官小还好,如果官做的大,确实是会受到歧视的,比如说嘉靖末期的工部尚书,他就是以木匠的身份走到这一步的,当然他当时也受了到满朝士大夫的群嘲。但确实明代工匠天花板非常高,工部侍郎、都御史都有工匠出身的。
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是贱籍,在有天赋有机遇的条件下,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第31章 水泥
听到自己的话又一次被大哥否定, 温琼整个人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我说的不对吗?大哥不也是这样吗,我……我想参照大哥的的道路走。”
温瑜无奈的看着他, 眼里闪过一丝好笑。
接着让他坐下,郑重其事的说道:“没有两个人的人生足迹是完全一致的,借用一位圣贤的话, 每个人的生活世界,实际上都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我之前是担心你年少无知, 担心你日后的生活才强制规定你去考科举, 现在经历这么多,你也长大了不少,你可以选择方向。记住,你的心, 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