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日廉亲王离去之后,远远观去,都能瞧出诚郡王一身心灰意冷的颓丧之气。
只奇怪的是,连日食不下咽的诚郡王,却在当日晚膳时,整整多用了两碗梗米饭。
再过两日,诚郡王在朝堂上当众递了折子,请去往景陵替了如今为先帝看守皇陵的胤禑。
皇帝自然是不准的,只让他安心办差,莫要听信外间传言让兄弟之间有了嫌隙。
接下来几日,胤祉一而再再而三的泣血呈情,写了洋洋洒洒近万字的请愿,只差在养心殿门前长跪不起了。
最终皇帝只能同意了诚郡王的折子,并且在臣公面前毫不吝惜地表扬了诚郡王的孝感动天。隔日又传出圣旨,诚郡王复亲王爵,弘晟也被加恩复了世子位。
诚亲王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地叩谢了皇恩。
离京那一日,他带走了最合心意的第四侧福晋,因为他知道,这一去,除非皇帝薨了,只怕终老一生也甭想有回京一日了。
不过这一次,他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冷冷清清地走了。
胤禩代皇帝送行至京郊,二人谁也未提皇帝病重垂危之时的那次对话。
这件事情也有后续。
住在寿康宫的太后渐渐精力不济起来,太医每日川流不息进出太后所,汤药补品也如流水一般捧入捧出,但太后的身子仍是日益虚弱下去。
皇帝拖着病弱的身子为太后侍疾的举动,在御史的渲染之下便得光辉高大起来,母子失和的谣言也渐渐遥远了起来。
皇帝在寿康宫晕倒两次之后,太后终于不起。
为了为太后祈福,皇帝下令大赦天下。被流放宁古塔的陈梦雷借着这个机由,被召回京城。虽然一大把年纪了落得个身无功名身形佝偻的下场,但又有什么比命更重?
当陈梦雷在漫天黄土的时节再次看到挚友杨文言时,二人执手相看,什么功名利禄都抛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