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离京之后,先是内务府大臣上折子请皇上选秀充实后宫,被皇帝以为大行皇帝服丧为由取消了。
接着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禄任主考官,与副主考三阿哥弘历的门人李绂一道,共同主持恩科会考。开考之后,李绂立即发现科考考题早已泄漏。事情很快被上报至皇帝面前,皇帝雷霆震怒,命张廷玉与刚刚从西北回京的李卫彻查此事。
张廷玉以胞弟牵连其中为由,跪请回避此案。
只是此事以在考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更有考生在考场外张榜大骂朝廷暗藏龌蹉愚弄天下举子、科考取材不公不正。
事情闹得很大,养心殿灯火彻夜不灭。
这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皇帝心中明白着呢。
胤禩在江南仕林中颇有声望,如今闹事的举子似乎也是原籍江浙一带。这是有人想吧脏水往他身上泼,挑起皇帝与总理大臣之间的嫌隙。
要不是当真信任胤禩,不疑他一分一毫,皇帝也许会暗自去查一查他在南边的势力。
不过如今他却无需费这个功夫。
能在他他眼皮子低下煽动张廷禄做出这等不要命的事情的,除了老三不做他选。
三哥……皇帝在心里圈下这个名字,当年敏妃薨逝时他便无状失礼御前,被先帝斥责却又不思悔改。后来他与被幽禁的废太子一起算计十三,还胤祥被圣祖厌弃至今。如今皇阿玛尸骨犹未寒,他又煽动仕子闹事,可有半点儿将大清江山放在心上?
在次日的朝会上,皇帝终于新仇旧恨一起算,狠狠地发作了诚亲王。只是他一时找不着证据将胤祉与科场舞弊案连在一起,只能以先皇驾崩,诚亲王丧仪之上无戚容、有人密告胤祉先帝白日丧期之内与小妾饮酒作乐为由斥责,称他实无半点人子之孝,不配为人。
诚亲王叩头口称冤枉,绝无此事。
而当朝诸人自是心知肚明,皇子宗亲在先帝丧期饮酒并不寡见。何况事情过去数月才被提起,当真是有人密告?或者根本就是,即被贬黜出京的廉亲王之后,皇帝要再次对兄弟出手了?
真实的理由并不重要,单单诚亲王如今占着先帝长子的名头,便足以令引人对他出手。
而胤祉似乎也知道自己最后的机会在哪里。
事实上,年初朝廷朝各地派发下去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令早已引起各地儒生不满,生监们借机闹事状告知县,皇帝下令彻查,对于滋事的绅士与生监加重处分,绳之以法。这件事之后,当今新帝便在读人心中的形象早已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