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家就定居在华山附近的的县城中,是以刘彦昌一家从洛家搬出去之后,才会回到华山建居,以至于二郎神后来就近将自己的妹妹镇压在了华山之中。
因此洛青黛即便是知道了,沉香十一岁以后就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名叫连山镇上的小镇中定居了,她也没办法过去找他。
路途遥远是一个问题。
她只比沉香大五个月,年纪太小出不了远门是一个问题。
即使是知道了那个镇子的名字,但是听作者的描述,那就是一个很封闭的、很不出名的小山村,沉香父子误闯进去之根本就不知道在群山的环绕之中会有一个不算小的镇子。
因此没有男主的带领,即使是知道了连山镇这个镇名,洛青黛很有可能也找不到这个镇子在哪。这又是一个问题。
就算以上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洛家的父母同意她小小年纪就出远门,她也顺利地找到了书上写着的连山镇。
那前提呢?她该怎么解释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闺秀是从哪里知道的、一个她根本就不应该认识的未婚夫一家的下落的呢?
哪里都是问题,方案一pass。
剧情开始之后,男主的行踪倒是透明了,但那个时候,男主他早就和女主相亲相爱去了,还有她这个红娘什么事儿啊?
不行!这时间还得再往前推推!
可是再往前的话,说的可就都是男主颠沛流离的生活了。《宝莲纪事》的读者只知道他一直跟刘彦昌绕着华山周边的镇子打转转,却不知道他具体在哪个时段在哪里落脚——除了他六岁那年,生活了半年多的那个小镇。
因为父子二人的形势在这里发生了逆转,所以姑且还能算是一个重要的剧情点,而且在时间上勉强还可以算得上是具体,只要洛青黛逆推五个月,就可以找到他们的下落了。
这是最好的的一个机会了!
男神的年纪还小,爱情观还有可以重新塑造的可能性。那个镇子离她们家也不远,起码跟那个荒凉偏僻的连山镇比起来要近得多了。
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她在镇子上到底该怎样打听父子俩的下落,才既不会令身边的长辈怀疑,又不
会让镇上的人对她的探听心生疑窦,从而在她找到这父子二人之前,先一步通知他们,让他们俩提前逃出这个镇子呢?
不过这个问题跟之前的那些问题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嘛!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说服她爹娘,让她到那个镇子上去找人。
这个前女配——现女主想要做的事情,当然是没有做不成的。洛青黛不仅成功地说服了洛父带她一起到那个镇子上去游玩,还恰巧赶上了沉香父子刚刚到那个小镇上去的时间点。
赶在冯老之前阻止了刘彦昌想要打人的举动,在男主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洛父随后赶到,认出了曾经在洛家任教的教书先生,同时也是他女儿的未来公公——刘彦昌。
故人重逢,自是感天动地。
刘彦昌也因此忆起了他和三圣母当时借居在刘家的那段时光,洛夫人和三圣母先后有孕,两家还因此玩笑般地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定下了娃娃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