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没有下次啦……后年这个时候,你会抱着你的孩子和我一起在世界某个地方度假呢,这些年你和拉达都够忙的了,再忙完这一次,我就真的退休,到时候你们俩就不用每天从早累到晚了。怎么样,是喜欢现在的生活,还是喜欢退休的生活?”洪涛并没忘了拉达和辛格以后的安排,这要看她们俩的意愿,如果还喜欢这种忙忙碌碌的生活,那就让她们去负责一块儿产业,她们也有这个能力。如果她们也和自己一样忙烦了,那就跟着自己一起退休。
“只要能跟着你就成,我不太习惯没有你的生活。”辛格放下笔记本电脑,跨坐在洪涛腿上,开始给洪涛揉太阳穴,头部按摩是洪涛最喜欢的休息方式,尤其是这种贴身按摩,最终不想休息都不成,肯定特别累!
5月底,洪涛突然出现在洛杉矶的圣殿礼堂,第二届全球计算机技术产业暨互联网发展研讨会在这里拉开了帷幕,第一天上台演讲的还是洪涛。
“大家好,今天来的大多数人,两年前在金字塔岛上都听过我上一次的开幕致辞。当时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互联网泡沫。当然了,那时候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我的论点。确实,那时候的互联网发展是多么美好啊,每天都有大量资金注入,每天都会产生年纪轻轻的百万富翁。但我信了,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也确实如我当时所说的一样,很快就崩溃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切并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这个大耳光,已经算凌空转体360度轮圆了抽的,可是在场的上百位互联网企业领头人、管理者没有一个敢撇嘴的,甚至连心里嘀咕的都少。因为自己确实该爱抽,当年这个洪涛斯坦也好、洪博士也好,确实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对互联网行业提出了警告。还不是简单的提两句,他拿出了详尽的数据,可是有人听吗?就连微软、思科、戴尔、雅虎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没听啊。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估计在场的人都会立马拨通电话,把手中的互联网股票全都抛出去,然后停止投资一切和互联网有关的项目。可惜世界上没有假如,看看身边,上次参与会议的同行里,已经有近四分之一不见了踪影。不是他们的人没了,而是他们已经没有资格来这里参加研讨会,他们的公司或者倒闭、或者在倒闭的边缘,听不听洪涛的话,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互联网自打它出生之时,就带着强大的能量,不管是辉煌还是破灭,都是它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力量。有人说这场危机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整、是优胜劣汰的必然。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每次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都这么说,如果再这么说上一百年,那等于我们在这几百年里根本没进步。”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在一群大佬面前侃侃而谈,已经不是洪涛的短板了。现在他也不把他们当什么大佬,水涨船高嘛,现在自己是大佬、是领路人、是成功者,他们都得老实听着。
“这次危机在我看来,始作俑者就是硅谷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其中也包括我和在座的各位。他们太自负了,总想在一夜之间就完成前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就。有人提出批评意见时,就会被他们集体无视,没人会用他们原本很聪明的脑子去想想别人的意见对还是不对。在这点上来说,我可能稍微比各位聪明了那么一点点。从98年开始,我就看着全球各大股市的指数图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这样疯狂的涨幅能维持多久?我们地球上有多少财富供这堆火如此旺盛的燃烧下去?想了一年时间,我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当这些燃料烧光的时候,这堆火就会忽然熄灭,然后变凉。光是我一个人看出来了吗?不是,还有很多人也提出过警示,可惜他们的声音太小,包括我在内,我们一起喊也没人搭理。”讲到这里,洪涛还深深叹了一口气,好像在为那些夭折的企业哀悼,其实他是觉得夭折的企业还不够多,垂死挣扎的企业还不够惨。如果自己记忆里能多存一点前世股市方面的东西,也就不用这么着急上火的来抄底,完全可以按部就班、不慌不忙的一点一点儿购入,既舒服又安全。
“但是,也别灰心,互联网就像是一个孩子,掌握了巨大能量的孩子。这次它只是向我们发了一次脾气,因为之前我们没有正确的引导它,同时它的年纪也有点小,还不成熟,容易不顾一切的发脾气。经过这一次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面对这种能量。不能再把互联网当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它是所有行业的助推剂,但不能单独燃烧,那样只能是一团火焰,熄灭之后什么也剩不下。现在互联网这个孩子,需要的不是无休止的虚胖,它需要根基、需要基础建设,等我们真的把互联网连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的在任何地方使用它时,才是它真正长大、真正可以帮着全人类创造更多财富的时候。”随着自己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洪涛知道是该挥舞手臂的时候了。历史上的伟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他也把右臂高高举起,再跟着自己最后一个单词奋力向上一挥!
第1201章 局
完美,这一刻洪涛的眼睛又差点被晃瞎,记者们心领神会的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剧烈的闪光几乎穿透了自己的脸皮,把那个正在厚脸皮后面奸笑的本来面目映射出来,这种感觉让洪涛非常不喜欢,有点被扒光的羞耻。不过他此时不能躲,也不能闪,更不能档,还得保持着这个姿势,尽量让自己脸上的表情显得坚毅、果敢、神圣。这样当这张脸出现在电视、报纸上时,才会感染到更多人、才会让更多人相信自己。信任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往往你最最需要它的时候却偏偏得不到它,所以洪涛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能抓住多少就抓住多少,钱有够,信任的需求无尽头。
除了照相、摄影、记录之外,记者们其实还有满肚子的话要问洪涛,可惜这是会议,不是新闻发布会,没有提问这个环节,除了跟着大家一起站起来鼓掌之外,他们啥也做不了。目前他们急迫想知道的就是洪涛对互联网、高科技、新技术这些板块的短中长期预测,可惜在这方面洪涛一个字儿也没说。从他刚才的讲话里分析,他好像对互联网的长期预期比较高,但是对中短期预期比较低,但这只是大家的猜测,远不如从他嘴里亲自说出来更有说服力。毕竟他真的在股灾爆发前半年多就准确的预判对了,还发出了足够的警示,有第一次就应该有第二次,这可以说是迷信,也可以说是信任。
洪涛费了半个多月脑细胞,改了无数遍终于改出这么一篇发言稿,自然是有他的目的。他来参加并主持这次全球性的会议,并不是来给互联网唱赞歌的,也不是来给伤痕累累的投资人安慰鼓励的,他是来唱衰互联网、高科技、新技术板块的,进而唱衰整个股市。这个开场白只不过是他的一个铺垫,不是说了嘛,它还是个孩子,很小的孩子,所以现在指望它给人类创造财富还不可能,所以股市还得跌!
但是这个话不能由洪涛嘴里说出来,那样他就涉嫌利用舆论操纵股市了。就算不牵扯法律问题,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也不希望目前跳出来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来唱衰美国股市,他们救市还来不及了呢,你还在一边捣乱,这得让他们多损失多少钱啊。所以洪涛不能去招这个仇恨,他需要找一些能听懂自己画外音,然后还能发挥想象力的人来替自己说这个话。这种人在哪儿呢?基本全都在会场里听讲呢,没错,这里的人基本都符合洪涛的条件。
等自己的话被他们一分析、一加工、一总结,再由他们的嘴说出来之后,自己只需要模棱两可的笑笑、点点头或者摇摇头,甚至连表情都没有,这个唱衰的工作就完成了,而且效果还会非常好。因为这里随便拎出几个人去,就是全世界带着名号的。当这种言论多一些之后,别人想不信都不成了,尤其是那些学者、专家类的与会者,他们没有自己的公司,也就没有自己的利益,说起话来腰杆更直,听上去更中立。其实他们的害处也越大,因为他们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完全在理论层面上瞎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