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我天天都在演戏,太累了……而且我答应过导演,不干涉他的演员安排,到时候记得提醒我给他们开个接风宴会就可以了。”洪涛对这部电影并不抱太大希望,在没有摆平那些犹太财团之前,即使你拍得再好,放映的档期也不会安排到黄金时段的,这是必然,不光自己明白,就连导演和演员也明白。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和他们签有合约,他们早就不干了。

“乔布斯说很感谢你给他的邮件,如果你有时间,他想邀请你去苹果公司做客。”辛格也是无奈了,现在这个秘书是越来越难当,主要是这个老板越来事儿越多。

“不去……该和他聊的邮件里都聊过了,我和他不是一类人,见面儿也没啥可谈的,让他有功夫来岛上休假吧。”洪涛那封给乔帮主的邮件里,把对未来互联网手机的设想全用自己的语言大概陈述了一遍,不管苹果公司和乔帮主怎么看待这封邮件,反正自己和他们也没啥可聊的了。5%的苹果股份已经到手,还聊个屁啊!一群小气鬼,原本以为能给个10%左右。

“……要不去探宝?这事儿你都让我记了三次了,从年初到现在也计划了三次,到底是去还是不去?”辛格实在是没招了,近期的新行程里就这么多,再想要只能从以前计划过但最终没实行的事情中找了。

“哦……这个主意不错啊!老和别人说我要探宝,但一次也没去过,更没什么收获,人家当然不信了。没错,就去探宝了,你帮我找个这方面有经验的团队,购买必要的设备,准备出发!这件事儿必须大张旗鼓的喊,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再给列文打个电话问问,就说我邀请他上船度假。”这次洪涛没再否决辛格的建议,虽然去探宝也没啥太吸引人的地方,可是和其它事情相比较起来,多少还能吸引洪涛一点注意力。不光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还可以迷惑别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列文那个老特务,一举两得嘛。

海底探宝这种事情在中国人耳中听起来可能很神奇或者很荒谬,但是在欧美国家里,很早就有这个行业了。没错,是个行业,可以登记注册的公司或者个人,并受到各国法律以及国际法的保护。

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里的规定,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采用合法的手段在各国领海或者公海中打捞那些没有明确所属人的物品。打捞上来之后,如果是在公海,那打捞物品90%属于打捞人所有,10%归物品原本所属国所有。如果是在国家的领海里打捞,还要遵守各国的不同法律规定,比如说英国规定在其领海里打捞出来的物品,80%归打捞者所有,20%归国家。美国各州也有各自的规定,打捞者获得的利益差不多也在70%到80%左右。

当然了,也有一些国家是不允许个人进行这种打捞活动的,比如说中国,不管你是不是故意去打捞的,只要在中国领海或者领土之内,打捞、挖掘出来的所有物品归属权都是100%政府的。所以在中国基本没有探宝者这个行业,但是却催生出了另一个行业,那就是盗挖者。由此可见,只要是有利益的事情,光想靠不合理的规则去堵是堵不住的。这类盗挖者由于不用进行任何法律登记,所以他们对文物的破坏程度更大,几乎是毁灭性质的,有时候为了消除盗挖踪迹,想不破坏都不成。

第1167章 玩就得讲究

那这个海底探宝大概应该怎么去探呢?洪涛也不清楚,他以为就是去图书馆找点古代沉船资料,然后开着船就过去了。顶多是买点探测设备,不管怎么潜下去吧,反正就是一通搜索,接着就是开挖,挖到了就挖到了,挖不到就换地方。

但事实上海底探宝还是很专业的一门技术,既然是行业嘛,自然有内行和外行之分,洪涛就是一个大外行,吉姆先生和他的团队则是大内行!

吉姆·格雷格,49岁,佛罗里达人,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私人探宝者。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合作了10年,每年6月到11月期间,一休假,就会开着他自己的小船,游荡在佛罗里达半岛的某处海面上。用很简陋的设备,加上一脑子的历史知识,在认为可能有价值的海域来回搜索,并且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95年的时候,他们在皮尔斯堡附近海域里就找到过一艘西班牙沉船,并且成功打捞上来一些金币和金饰品,价值13万美元。这也是吉姆团队最成功的一次打捞行动,他和他的团队最终分得了近10万美元的财物。可惜大部分打捞物都已经出售换钱了,因为海底探宝是个很耗费时间和金钱的工作,如果找不到投资人,那就只能自己掏钱维持。

自打辛格把洪涛要进行海底探宝的消息散出去之后,先后有7、8个探宝公司和个人发来了邮件打算合作,其中就有这位吉姆·格雷格先生。洪涛之所以雇佣了他,完全是因为他有过成功的先例,相比起那些空口白牙说自己如何如何牛逼的人,洪涛更愿意相信实打实的成绩。

但是这位吉姆先生带着他的两位助手来到金字塔岛之后,并没对洪大财主这份高薪表示足够的敬意,反而把洪涛教训得一无是处,好像他们不是来当雇员,而是来当老板的。洪涛这次没发火儿,因为人家说得很有道理,虽然自己不太懂这个行业,但是一听他们说,就知道他们不是混子。尊重知识是洪涛一贯的作风,自己不知道,那当然要听知道的人说,至于别人说话的方式,洪涛认为只要不骂娘、能让自己学到东西,没什么不能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