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洪涛此时对这个职业非常的佩服,他们都是强人啊!大航海时代的水手们更是强人中的强人!每天24小时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一出海就是半年一年的,想一想都会让人肝胆发颤。但是如果你不来此实地感受一下这种滋味,你是无法想象这种生活是多么让人充满了恐惧,又充满了斗志。
有的人在压力之下会低头,有的人在压力之下会崩溃,有的人在压力之下会放弃,有的人在压力之下会反抗。恐惧是一种生理反应,任何人都会对他不熟悉的东西产生恐惧,为什么有人就不恐惧了呢?因为他习惯了。人的习惯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一旦养成,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问题是你有没有意愿去养成这个习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意愿,人类的大脑总会找出一大堆很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别去受这个罪。太危险了就绕着走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成功的让人类繁衍至今,但也限制了人类的某些潜能发挥。
洪涛此时就在努力去习惯这种恐惧感,不习惯也不成,跑都没地方跑,怪不得都说驾船远航是勇者的游戏,这哪儿是勇者啊,这是蒙古大夫的游戏,恶治!卡洛尔和拉达的脸色都已经煞白,恐怕她们也没想到西风带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洪涛再不站出来鼓舞鼓舞士气,她们的心一旦被恐惧占据,那这次航行就真的可能成为死亡之旅。
“啊!……呸……啊!”所以洪涛把头上的防水帽拉了下来,一手拉着船舷,一手拉着横桅,做了一个迎风展翅的姿势,让海浪直接拍在自己脸上、身上,冲着大海发出了他的吼声,尽管断断续续,还是吼了。
“他确实是个疯子……海浪会打断他脖子的。”卡洛尔看着左前方那个时而被海浪吞没,时而又露出来的背影,闭上眼深呼了一口气。刚才她确实害怕了,两条腿都在不停的颤抖,越是在海边生活的时间长,就越了解大海的威力。洪涛这种做法是焊灯泡、锯雷管般的嘬死,可是一个又一个的大浪都没把他拍倒,还在那里张牙舞爪呢。
“他应该去当一个军人,我的教官曾经说过,好的飞行员全是疯子……我去替他一会儿,他自己撑不了多久的。”拉达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打开安全带上的锁闭装置,爬出了驾驶台。
有了交流、有了说笑,恐惧感就会被暂时忘却,这时人就可以进入慢慢习惯的阶段了,因为他们会发现,呀!好像也没想象的那么可怕嘛。海浪虽然大,颠簸得虽然厉害,可是这艘船依旧用船头劈开任何一个敢扑过来的浪头,从它的尸体上碾了过去。
第879章 南太平洋高压海水sa
“升半帆!我算发现了,速度越慢越倒霉。”洪涛回到驾驶台之后,就接替了卡洛尔的位置,重新掌管了舵轮。他已经不怕了,或者说不去想怕不怕了,该死吊朝上吧。但是在死之前,还得把自己学到的那些驾驶技术琢磨琢磨。比如说洪涛慢慢的摸索出来一个经验,那就是船速越慢,颠簸的就越厉害,越容易被海浪托起后扔进谷底。
西风带也不是永远惊涛骇浪,就和无风带里也不是永远不刮风一样。和恶劣的海况奋斗了7个多小时之后,风力逐渐小了一些,已经习惯了30节强风的节奏,现在海面的风浪稍稍平息,三个人就觉得好像是到了港口里一样安全,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精神一放松,身体上的疲惫感就来了。
“拉达,你来掌舵,我去做饭。”洪涛也累,比在床上折腾一天一宿还累,两条胳膊就和不是自己的一样。
不停的更换帆具角度是最考验水手素质的工作,如果风力不大,根本显不出来,一旦帆具吃满了风,就算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滑轮组来减小力臂,操作起来也照样像拖着半吨重的板车上桥一样费劲。而且还不是站在平地上操作,是站在倾斜30多度的甲板上,站都站不稳,腰腿的力量全都用来维持身体平衡了,拉动那些操帆索,全是凭借双臂来使劲,三五次下来,拉达这样的体力就基本废了,洪涛顶多也就坚持十次,就得休息。
但是累归累,饭还是要吃的,越是累就越要吃好,否则体力得不到有效补充,说不定什么时候大风又来了,到时候再想吃都吃不上了。现在洪涛有点后悔了,当初真不该三个人就跑出来玩什么环球航行,这要是有五个人轮流上阵,还能休息休息。三个人真的太少了,尤其是还有两个女人,好在她们都够强壮,心理素质也足够强大。如果换成谭晶和阿珊,洪涛估计她们俩能不让自己照顾她们就足够给面子了。
晚饭还没吃完,风力就又强了起来,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洪涛把卡洛尔和拉达都轰进了船舱,让她们赶紧睡觉,6个小时之后来接自己的班儿。现在不是要不要夜航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夜航,在这种风力之下,下锚就是自杀。这时洪涛又开始自豪起来,如果不是他花了大价钱装上一套gs定位系统,光靠一个人来驾驶,还要去计算海图上的航线,真忙不过来。
有了这套系统之后,只需要看着显示器上的坐标度数即可,虽然这时候的定位系统还没后世那么完善,不能显示航线变化,更不能自动导航,但只要每隔半小时关注一下坐标变化,就能准确的得出船只的行驶方向、速度。对于一艘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来说,这两个数据的功效可以顶三四个有经验的老水手甚至更多。难怪说科技是最高生产力呢,一点儿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