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这可怎么办呢?正当印第安人郁闷的时候,拉达事件爆发了,多数人基金组织的抗议活动开始了,不光在多伦多有,在美国西部的几个主要城市也有,只是规模没这么大而已。印第安人里也有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头领,他们立刻发现,与其在家喝了酒发泄骂街,不如像多数人基金这样有组织的去大街上骂。不管能不能把更多的福利骂来,至少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可是搞这个玩意他们不熟啊,基本程序都不懂,咋办呢?简单啊,多数人基金不是正在搞吗?跟着人家一起混不就成了,边玩边学呗!于是多伦多的印第安人头领就联系上了妮娜,向她提出印第安人也要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抗争,要和多数人基金会联盟,一起展开更大规模的游行。

还没等妮娜琢磨明白到底应不应该让印第安人加入,多数人基金派来的团队就急眼了。妮娜不明白印第安人的用处,但是她们明白啊!印第安人的问题不光在加拿大有,在美国更大、更尖锐。如果能把印第安人团体争取过来,那对多数人基金会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助,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这个团队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她们只是向妮娜提建议,说明这个道理,并不强行越权要妮娜接受,毕竟妮娜才是多伦多的负责人。妮娜知道个屁的印第安人问题,她只能是向洪涛求助。

洪涛还没听她说完整件事儿,就立马答应了。对于洪涛来说,这也是件好事儿。他正担心这次玩得太过火,无法收场呢,结果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有了印第安人这个大盾牌,妮娜她们就百分百安全了。政府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太强硬的,一般都是妥协了事儿,因为广大民众对印第安人还是同情的多。

这些印第安人也不含糊,一接到妮娜同意他们加入的消息,立马就行动了起来。他们觉得自己算是个新人,必须做出点儿成绩来,以后才会受重视。那弄出什么成绩呢?当然是人了,游行嘛,主要就是看人数,人越多自然声势越大,声势越大自然就越受重视了。

但是多伦多的印第安人并不多,这难不住他们,叫人呗!多伦多不够就从整个安省叫,再不够还有更北的印第安保留区呢。别看这些印第安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向,但是他们还遵守着古老的印第安传统,兄弟有事儿必须帮忙,所有印第安人已经不互相仇视了,他们都是兄弟,那就都去帮忙吧。

洪涛事后估计最先发出这个邀请、求援信号的印第安首领小学数学很可能没毕业,所以他也算不出到底这个求援信号会招来多少他的同胞,结果就是他的同胞采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多伦多进发了!富裕点的、开始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就开着一串破皮卡赶路;还保留原始印第安生活习惯的,就套上马、换上盛装、涂上油彩、拿起梭镖和弓箭,顺着高速路骑马赶路。

距离近的当天就能赶到,距离远的还得好几天。于是整个多伦多就成了加拿大北部大多数印第安人聚集的标点,如果把他们的行进路线都做成动画演示放出来,就可以看到:加拿大全境都有无数个红点向着多伦多运动,这些红点有大有小,有快有慢,第一波抵达多伦多的印第安人都加入了第二天、第三天的游行,最远的还在几千公里以外赶路呢。

第788章 孩子和遗嘱

看到如此身着盛装的印第安人突然出现在市区里,多伦多老百姓高兴了,他们以为这是感恩节的盛装游行,干脆,也跟着一起玩吧!至于喊口号骂政府,喊就喊呗,骂就骂呗,正和他们的心意,感恩节感谢的其实就是这些印第安人,如果当初没有他们教这些欧洲白人移民种植玉米和南瓜、养殖火鸡,说不定加拿大和美国人的祖先早就饿死了。

现在恩人的后代要争取一些利益,大部分加拿大人都认为应该给!祖辈吃人家的、用人家的、然后还抢人家、杀人家,现在多给人家点补偿没什么问题,该给!不给?谁不给就骂谁!

洪涛是没看到感恩节那天的大游行,他在头一天下午就坐飞机跑了。不跑不成了,他怕多伦多政府急眼了,最后拿自己出气,因为这些印第安人太生猛了,把北边的好几条高速路都给堵死了,直接在路面上搭帐篷睡觉。他们不愿意进城,觉得城里太憋屈了,还没法儿遛马,拉个屎还得蹲屋子里拉,哪儿有头枕大地、脸向天空的高速路上舒服啊。

这下完蛋了,多伦多成了一座死城,里面的人出不去了,外面的人还不停的往里进。高速路上的帐篷能挡住汽车,却挡不住陆续赶来的印第安人的马蹄,人家该怎么进城参加游行就怎么进城,晚上再骑着马返回高速路上的帐篷村,然后升起篝火,大家围着一起跳舞,跳累了睡觉,明天继续进城游行去。

至于这些印第安人和多数人基金会的人到底要闹到什么时候,洪涛真管不了了,他真没那个本事。尤里和谢尔盖说的一点儿都没错,他就是个惹祸精,捅了篓子拍拍屁股跑了,然后还得别人来帮他擦屁股。好在洪涛的运气一直都不错,这次篓子捅得不可谓不大,照样有印第安人来帮他擦屁股。而且这个篓子还不白捅,多数人基金会、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多伦多市民、甚至温哥华都有人知道了洪涛和拉达的名字,因为他们的照片已经印在了没份儿报纸上,合算捅娄子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不是谁想捅就能捅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