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初八一上班,你就去找我小舅,就说是你和燕子想买房,让他告诉你去哪里买,顺便帮你联系好那边的关系,不过最好别让他跟着你去,你就自己过去,然后能买多少套就买多少,把你手里的钱花光为止,明白了吧?”小舅舅一走,洪涛拿着桌上的电话,就把韩雪从楼上叫了下来。
“全花光!你疯了吧?我那……那有一百多万呢……”韩雪以为洪涛记错了,赶紧趴在洪涛耳边小声提醒了一下。
“嗯,我知道,都花光,现在房子还没建好呢,你就看着图纸买吧,低层楼不要一层、二层和顶层的房子,高层的话六七八九这几个楼层都可以,最好别都买一座楼里的房子,岔开买,能买几套买几套,最好全是三居室,去吧,都写你的名字,钱花不完就别回来了啊!”洪涛这次不打算再手把手的教韩雪了,该让她自己出去折腾折腾,等她把一百多万的巨款都亲手花光了,她的心态很自然就会改变。
以十多万块钱的价格,在三环以内买一套百十平米的三居室,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到了洪涛重生前的那个年代,这个价钱只能在同样的位置买上两个平米左右,还不能是高档社区精装修,真是连个厕所也买不了。而这个方庄小区是未来京城里比较有名的中高档社区,这里的房价也是居高不下的,房子更是非常好卖,现在不下手更待何时啊?
至于四合院这个玩意,存世的数量毕竟有限,而且以后随着城市大规模改造,数量还会越来越少,背景也越来越麻烦,所以洪涛并不打算玩了命的收购四合院。虽然从升值角度、拆迁获利这些方面上,四合院还是要比商品房高很多的,如果要是能留到京城奥运会之后,那随随便便一座普通四合院也得上亿,就算是那种百十平米的独门独院,没个三五千万你也买不到。
不过价格高是价格高,但是目标也大啊,满城的房屋中介手里拢共也没两套像样儿的院子,您说您要是突然弄出一套来出售,这不得让他们把你查个底儿掉?祖宗八代都得给你抖落出来,一旦要是让大房虫子或者那些二代们盯上,转着圈的托人来和你说情讲价儿的,你不光卖不痛快,搞不好还得罪人了。所以说,四合院虽然好,但是变现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不适合快速出手的情况。
但是商品房就无所谓了,都商品了,除了户口之外就没限制,有钱你就买,想卖你就卖。而且购买这种商品房的人,都是来自城市的各个角落,基本是谁也不认识谁,这个还和那种回迁的小区不同。住楼房的人很少去留意、也没人关心自己家对门住的是谁家,住的是谁,相对来说,更容易变现、也更容易保养。你想租出去也好,借出去也罢,不会有街坊邻居来打听什么,其实这也是洪涛不愿意住楼房的原因之一,这里太冷漠、太自我、太封闭了。
不光是这个方庄小区,从这个小区开始,很快京城就会出现一大批在建的新商品房,洪涛准备一个都不放过,只要手头有钱,那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每个小区里都零零散散的买点儿,这样也不太招眼,也不会引起别人注意,实在不成还是用那个办法,让挡箭牌上,反正宁可写被人的名字,也得多买点。
第359章 植树造林
满山的枯黄种透出了一点儿粉白色,那是山桃花的花蕾,它们正在含苞待放,一旦有几个连续的大晴天,阳光的直射再强烈一些,这些小花儿们就会在某天突然绽放,让满山满眼都是它们的身影。不过这只是山的阳面,如果你转到阴面去,那里就是另一个世界,前两个月下的积雪还没融化,又冷又硬的北风吹得石头都快裂开了,这里没有花儿,也没有花蕾,只有冰雪。
北方山区的春天就是这个德性,非常的势力眼,谁冲着太阳谁就灿烂,谁在山坡北面,谁就得自认倒霉,足足要比南坡晚一个月才能迎来和煦的春风,所以尽管都是石头山,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就决定了生存方式的不同,强求不来的。
洪涛此时就和小舅舅一起站在那座破庙旁边,看着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在用仪器进行测量,而小庙周围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布满了几百个年轻人,在他们的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穿着补丁衣裤的当地农民。这些农民正在手把手的教这些年轻人如何挖坑、如何盖土、如何浇水,他们的身边,放着一捆一捆的树苗。
“你就缺德吧,用你们学校里的学生,帮你自己家的荒山种树!”小舅舅看着那些被山风吹得哆哆嗦嗦的学生,一语就道出了真谛。
“下周157中和53中的学生也来,到时候还得你跟着,没事,我陪你,仗义吧!”洪涛端着一个木板,上面夹着一张纸,名义上是工程队借他来帮着记录测量数据,其实就是红果果的偷懒,否则他就得跟着一起去种树。
“我又不用干活儿,来就来呗,还当玩了呢,对了,下周把你相机带着啊,我看这个山上的桃花快开了,你没听那个麦子队长说嘛,这里一年四季就春天漂亮,满山都是桃花。”小舅舅的心思根本就没在种树上,更没在那所破庙上,在他看来,洪涛这全是瞎折腾,还不如和高燕爬爬山、照照相呢。
“嗯,确实是美啊,过几年,等我这些树长大,就更美啦……”洪涛想象了一下几年后的情景,很是自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