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服装店里的就可以腾出更多人手去做其它工作,姥姥也找到了一个寄托,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人有了事情可干,才会感觉到自己有用,没被主流社会抛弃,活的也就有滋有味。
当然了,洪涛特意嘱咐小姨,别把衣服全都扔给姥姥弄,每天有个几件就成了,这就是一个玩意,你不能真把老太太当成员工那么对待,到时候精神倒是有寄托了,身子骨累垮了,这不是瞎折腾嘛。
除了自己的姥姥姥爷之外,小舅舅和小姨洪涛没啥舍不得的,一个是骗吃骗喝骗钱的家伙,而且自打他从南方玩回来之后,臭大姐对他的打击好像是真消除了,可是他不知道又喜欢上了什么,整天不找家,一个星期都见不到这个小舅舅一面。
另一个小姨就是个工作狂,年纪轻轻的小眼镜就已经配上了,这不是平光镜装酷,是真的近视了。她每天就窝在缝纫机前盯着那些细密的针脚,眼睛过于劳累。洪涛说过她几次,但是根本就没一点作用,做为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孩子,自己这个小姨可真算得上是另类了。
她有着很高超的缝纫技巧,但是自己整天就是一身普通打扮,都21了,还梳着一个大辫子,现在再配上一副眼镜,既不喜欢穿,也不喜欢化妆,楼上的美容室她就去看过一眼,然后就再也没去过。最让人无奈的是她还不喜欢交际,高中同学现在基本都不来往,除了那个娟子之外,整天就和刘白氏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洪涛自己虽然也不爱和同年龄的孩子待在一起,那是因为他们太小了,如果自己高中毕业,应该不会像小姨这么闷,有时候洪涛经常在想,小姨会不会也是重生或者穿越过来的,是怕多说话、多交往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所以故意这样做的!过去都讲究一门三进士啥的,如果要弄成一家俩重生应该也不错,凑一起可以聊聊:哥们,你从那年过来的,中国足球冲出去了吗?姐们,你那个年头还都去韩国做手术吗,大街上还有原装的不?
最后,还有一个让洪涛比较牵挂的,就是自家楼上这个金月了。自打四年级之后,这个被自己当做试验品培养的女孩逐渐脱离了自己预想的轨道,开始展翅高飞了。她不再像原来那样信任自己,更不像原来那样依恋自己,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回家,都不在整天出现在自己身边。
对于金月的这个变化,洪涛也是无可奈何,他也不是搞幼儿心理教育的,他也没时间天天陪着一个小女孩跳皮筋、扔沙包、歘拐、过家家,而她所处的环境,足以慢慢抵消掉洪涛前几年对她的影响。
第191章 俺居然是官二代了
其实洪涛也无所谓,当初就是觉得好玩,新鲜劲儿一过,再看金月也就没那么可爱了,就算是不搬家,他也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而且等金月再长大一些,两个人的世界观也不一定就一样,性格脾气更难说。如果是个太熟悉的人,洪涛总有一种差着辈份的感觉,况且做为一个成年人,对女人这方面已经没那么强烈的要求了,不是说生理上,而是说心理上。
随她去吧,等到两个人都成年了,到时候再看看,如果说得到一起,那就试试,说不到一起那就当个发小呗。再说了,在这种感情问题上,即使做为一个重生者,也没什么优势可言的,人和人之间很微妙,有时候你第一眼看到一个人,就觉得他或者她挺顺眼,就算不那么优秀,你也能脑补出各种亲近的理由来。反之,有时候第一眼看上去这个人就那么别扭,即使他或者她很优秀,你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用京城老话说,这就叫犯相!
至于这个大江嘛,洪涛谈不上什么牵挂不牵挂的,更多的是一种补偿的心情。而且现在自己已经给他铺了一条比较光明的大路,按照他那个性格,估计想走歪也不容易,等大家都长大了,说不定人家的成就要比自己高。千万别小看这种小时候傻傻呼呼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反应慢,所以才不容易受外界干扰,才能坚定不移的向前进,最终说不定就跑到了你前面,因为你一边跑还一边瞎踅摸,看见什么都凑过去试试,这点有限的生命都用到了无限的可能上。
过完了春节和寒假,一开始上课,班里的气氛就不一样了。在86年之前,还没有颁布新的《义务教育法》,所以小学升初中不是就近分配,也得按照城区来填志愿、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由学校来挑选。而且当时不是每个小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初中就读的,考试不及格的还得留级,俗称蹲班。
就在大家都在抓紧复习,准备考一个好初中的时候,洪涛却让父亲三天两头帮他请事假,而且班主任还特别好说话,请了就批!这就是得益于洪涛的学习成绩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的考试卷子已经成了标准答案了,不光答题正确,而且还是用钢笔写的,一水的硬笔书法。
虽然字写得真不咋地,白瞎了他特意从委托商店里买来的派克金笔,但是和同龄人一比,那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洪涛也确实是拿考试当练字的草稿了,他甚至还给语文老师在试卷上写过舒婷的《致橡树》,这时他唯一能背全的一首诗,还是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追女孩子装b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