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过几天我过去再说,现在蒋姐来了,我还得给她弄头发,好了,不多说了,回去告诉你姐姐,别整天和做贼一样藏着,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我说让她收敛点,不是让她像老鼠一样躲起来,是让她没事儿的时候别到处乱跑了,明白吗?”洪涛赶紧打断了韩燕的故事,这玩意要是说下去,就没完了。
“哦……我知道了……你可想着来啊!”韩燕最后还不忘了叮嘱洪涛一句。
回到了店里,洪涛虽然表面上还是又说有笑的,时不时还能讲个小笑话逗逗大家,但是心里却一直在琢磨韩雪她们的事情。这些日子里,胡同和大街上那些宣判的布告已经很少了,看来这股风应该是接近尾声,自己是不是能放松一点了呢?从韩燕的表述以及自己的记忆来看,新街口那个地方的商业气息肯定要比雍和宫强多了,就算是北新桥也比不了,在后世里新街口也是一个不小的商业区。
如果按照父亲的计划,自己上初一的时候就要去西城上了,跑不出去还是那三所学校里的一所,而这三所学校就都集中在新街口附近,自己的活动区域也该转移到那边去了。所以自己还得提前布置一下,把那边的基础打牢固,等自己过去的时候,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了。
第175章 白血病来袭
韩燕这个美发店,应该就是自己在西城的第一个基地了,趁着现在商业环境还不完善,基本还没有什么同行在竞争,必须提前布局,把那一片的高端市场占领。否则再过一段时间,等广东那边的发廊也发展过来,再想从他们的嘴里抢肉,可就没现在这么容易了。但是经营一个发廊容易,想把一个发廊经营得有特点、有档次就不太容易了。不是洪涛不相信韩燕得能力,而是她根本就不应该有这种能力。
她骨子里就是一个老实丫头,只不过跟着自己学了这两年,才稍微有点开窍了,但是离一个能开疆辟土的女老板的距离还有点远。这和她的能力无关,而是和她的性格、生长环境和见识有关,另外就是天赋,这玩意短时间之内学不会。所以要想把那边经营好,必须还得自己出面,可是现在出面会不会太早了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都几点了,你怎么还没回家?”好不容易把蒋姐给糊弄走,洪涛怀着一肚子心事,又爬上了二楼。那二爷正拿着一本线装书看的津津有味,看到洪涛进来,又看了一眼条案上的大座钟。
“二爷,您说这股风儿是不是差不多过去了?韩燕她们那边是不是应该没事儿了?”洪涛这件事没人可商量,只能和那二爷说。
“你怎么又突然着急了?那两个丫头碰到事儿啦?”那二爷感觉到了洪涛的心态,很意外。
“事儿到没什么事儿,主要是我想把那边的店发展起来,我觉得那边的前景要比这里好。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再晚点的话,我怕生意让别人给抢走,前几天咱俩去宣武门的时候,我已经看见有新开张的发廊了。”洪涛这回倒是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小子!你真那么缺钱花?你挣那么多钱干嘛用啊?你要想这后半辈子过得安安稳稳,那你每干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不应该是挣不挣钱,而是保不保险!俗话说,不想占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你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以你这个小脑袋瓜子,就算是你旁边再开上10家一样的店,我觉得他们也争不过你,这不是二爷故意说好听的糊弄你,你那些招儿啊,别说他们,就连二爷我也没见过!你那个贼心眼子啊,比解放前当铺里的掌柜的还贼!”那二爷把手里的书撂下,开始给洪涛分析利弊,当然了,这个老头也绝不会便宜了洪涛,话里肯定是夹枪带棍的招呼,这都是洪涛以前对付别人的招数,现在全被还回来了。
“也是啊……还是您贼啊!我这个小家雀还是不如您这只老家贼厉害,得,我踏实了,接着看您的金瓶梅吧,别光看书,该实践也得实践……”洪涛其实就是心态有点急了,这些道理他都懂,让那二爷一说,他也就把心放了下来,当然了,临走的时候还得占点嘴上的便宜,吃亏不是咱的一贯风格。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
六一那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来自全市的少先队员们穿着统一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在广场上排出了一个个方阵,高唱着少先队队歌,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洪涛今天也没敢穿什么奇装异服,乖乖的换上了两白一蓝,背着一个小水壶,老老实实的站在本校队伍的最前面。如果仔细看的话,在每个方阵的前几排站着的小孩子,都与其他大部分少先队员们有点细微的差别,他们或者她们的脖子上,都没有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