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哎!不对啊!你总得让我看看菜谱、点点菜吧?”蒋女士还没大方到冤大头的地步。

“没菜谱!厨师做啥您就吃啥!不满意一分钱都不收!您看成吧?”洪涛一拍胸脯,就好像他有多大本事一样。

“真新鲜了,到时候我要是吃得不满意,我可真一分钱都不给啊!你可别埋怨我小气!”蒋女士也让洪涛逗出来真火了,她从来还没听说过让客人决定付不付钱的餐厅呢。

“没问题,您如果吃得不满意,不光不用付钱,我再免费给您8张烫头的卷,就当补偿您的精神损失了!”洪涛对大江爷爷的手艺,比对自己烫头的手艺还有信心。

这样的话,洪涛在暑假头一个月里,几乎每天都要和人说好多次,不光蒋女士不信,那些导游们也不信。于是随着蒋女士和她的那些同事吃完第一次,就乖乖的付了200块钱之后,这家张家府菜馆的名声也就在小范围里传播开了。蒋女士和她的同事们,只要是有接待外宾的任务,而且外宾对中国饭菜感兴趣,她们就会极力推荐这家有着独特风味的小饭馆,不光是想让那些外国人尝一尝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作为翻译的她们,也能跟着一起过过嘴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走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往往就容易的多了。有了蒋女士她们带着外宾来捧场,洪涛就有了发挥的余地,他只要能赶上,就会拿着照相机给大江的爷爷、父亲、甚至大江和外宾们一起拍照留念,然后拿到照相馆里放大冲洗,再挂到楼梯口的镜框里去。

这样一来,同样做为外国人的那些游客,看到有自己的同胞也在这里吃饭,顿时就能产生不小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原本有意试试,却有些顾虑的,也会打消顾虑,鼓起勇气来尝试尝试,就算拿不定主意的,也可能会因为这几张照片而多往前走一步。

除此之外,洪涛还特意把大江爷爷经常做的几道拿手菜都拍成了照片,下面再配上中英文的简介,大概把用料什么的说一下,也做成一个相册,然后让那些外国游客们边吃边看,至少也要让他们弄明白,自己嘴里嚼的是什么东西。

第165章 风暴

刚开始的时候,大江爷爷看着一屋子红毛蓝眼珠,很是不习惯。尤其是那些年轻一点的外国女人,往往穿得比较少,不光露大腿、肩膀头子,有时候后背前胸也都盖不严实。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大江爷爷就会缩在楼下的厨房里不愿意上楼,更不让来帮忙的儿子和孙子上去。

对于老头的这个习惯,洪涛也没辙,这年月女人穿个裙子都不能短过膝盖,还得带着一段袖子,至少遮住肩膀,否则就是放荡了。你让一个老头突然对着一大群胳膊大腿无所谓,肯定是不可能的,这得慢慢培养。

“小涛啊,这两天这个钱数不对吧?你说的这个外汇劵好像多了好几十,我数了好几遍了,要不你帮我数数?”开业之后没多少日子,大江爷爷就拿着一个小账本和一沓子人民币、外汇卷找到了洪涛,让他帮着给算账。

“……还真是多了,这些钱都是导游给您的?还是那些外国人给的?”洪涛数了数,是多了,这个饭馆的收入帐其实都不用记,每天两桌,每桌200块,想有其它收入都不可能,可是有几天的钱,不是多了十多块,就是多了几十块。

“有时候是导游给的,有时候就放在桌子上。”大江爷爷对人民币还算明白,但是一夹在这个外汇劵,他就有点蒙。

“哦,那可能是给您的小费,那些外国人有这个习惯,没关系,这等于是您的额外收入,拿着吧。”洪涛大概明白这些多出来的钱是从那儿来的了,估计是有些外国人按照自己国家的习惯,付账的时候在总价上加了10%左右的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