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就是什刹海的一部分,其实什刹海这个名字是误传,应该叫做十刹海,因为在清朝的时候,围着这片水域有十座庙宇,既有和尚庙也有尼姑庵,所以老百姓就把前海、后海统称为十刹海。
这个年月的什刹海周边既没有美食一条街,也没有一家挨着一家的酒吧,如果是在夏天,这里非常安静,早上小鸟叫你起床,晚上鸣虫陪你入睡,除了某个心急火燎的倒霉玩意会按动自行车铃之外,连汽车的声音都听不到。
但是到了严冬季节,水面一冰封,再能上人了,什刹海就会热闹起来,因为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滑冰场。当时玉渊潭、龙潭湖里都有溜冰场,但是最火爆的还是地处市中心区的前海冰场。那时候冰场的入口就在荷花市场的牌楼那里,每天从一开门就得排队,一直排到晚上,白天场的票价是1毛5一个成年人,小孩不要票,夜场2毛钱,因为有灯光照明嘛。
其实后世里也有这个滑冰场,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情景了,因为后世的人,在冬天有大把的娱乐活动可搞,不是特别喜欢的人,没事不会到这里来忍受寒风凛冽。可是在这个年代里,夏天都没什么娱乐项目可以玩,到了冬天,也就只有来滑滑冰了。
第138章 前海冰场
当时一双冰鞋的价格大概要3、40元钱吧,很多家庭都会买一双,因为这是他们一冬天唯一的活动了。天津的鞋、黑龙的刀,这是当年的溜冰鞋标准,意思就是要选天津产的溜冰鞋,然后配上黑龙江产的冰刀。
这时的什刹海溜冰场虽然是满城最正规、最火爆的室外溜冰场,但是设施很简陋,外圈的冰面上用2米多高的草帘子一围,就当墙用了,然后再在中间围上一小圈,分成两半,这就是冰上厕所,北面是男的,南面是女的。说道这点必须得吐槽一下当时设计这个厕所的人,他肯定是个怕媳妇的货色!这尼玛京城到了冬天就是西北风,男厕所里满灌!撒个尿能把小鸡鸡吹蔫了,女厕所那边却是风和日丽!
娱乐活动不管到什么时候,年轻人都是主力,溜冰也是一样,什刹海冰场由于名气最大,所以年轻人来的也最多,同时也就把四九城的大小流氓们都给招来了。流氓都是分拨分派的,走马路上多看一眼都得打架,更别说在一起溜冰了,撞一下、碰一下都会让这些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轻人大打出手。
如果再掺合上女孩子,那就更热闹了,很多人来这里根本就不是滑冰的,就是来找事的,于是这里也就成了京城里打架打得最频繁的一个地方。本地人还给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碴架”,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这就是专门来找碴打架的。
政府也头疼,为了这些整天闹事的小青年们,在岸边上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草棚子,里面整天坐着几个警察,还有一群戴着红箍的工人纠察队。不过这个办法也只能是亡羊补牢,那些年轻人劲儿头一上来,根本不管身边有没有警察,先打完了再说,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那些当围墙的草帘子倒了霉,每次打完架,那些草帘子都会被扯破几处,都是四处逃跑的年轻人给扯坏的。
其实这些年轻人来到这里滑冰,不光是为了娱乐和运动,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来社交的。在那个年月里,能男男女女一起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就连游泳池都分男女的,所以溜冰成了为数不多可以向女孩子展示自己能力的活动。当时如果你带着新交的女朋友来这里滑冰,很可能就是一个悲剧,但凡你滑的动作不够拔份(牛逼的意思),你女朋友说不定下次就不和你来了,因为你太丢份儿了。
洪涛这几个人里,就他、小舅舅、臭大姐和韩雪会滑冰,其他几个女孩子都是老实孩子,连这个冰场都没来过,所以她们不需要冰鞋,就在边上用鞋底子当冰车,划一划就算了。不过洪涛可不想放过这个可以明目张胆和女孩子搂搂抱抱的机会,他执意要教她们滑冰,还特意给她们租了冰鞋。
玩过水冰的人都应该知道,水冰和旱冰完全不是一个感觉,不会滑旱冰的,是前后倒,不会滑水冰的,没事就是一个大劈叉,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站在那里不动,两只脚忽忽悠悠的就向两边分开了,然后一个横叉你就坐地上了。小舅舅和臭大姐才不管他们这一帮棒槌呢,人家俩人手拉着手的早就去跑圈了,就剩下洪涛和韩雪,带着一群滚地葫芦,连滚带爬的在草帘子边上挣扎。
“我不起来了!反正起来还得摔!”唐卫东第一个放弃了,她一屁股坐在冰上就不动了,也不怕冻屁股。
“我也不学了,我的裤子太瘦,万一撕了就麻烦了!”韩燕也要打退堂鼓,她也穿了一条花格的喇叭裤,小屁股包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