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不抽烟,但是每顿饭必须喝2盅白酒,小瓷盅,北京叫八钱杯,一盅不到一两酒。姥姥家吃饭的顺序是这样的,先上酒菜,平时也就是拌个萝卜丝、白菜心之类的,赶上老头儿高兴,他可能会从下班的路上带回一两二两的猪头肉或者羊杂碎,用黄色的油纸包着,揣在兜里,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往桌上一放,香气能飘满一院子。
等酒喝得差不多时,主菜、热菜就该上了,无非也就是白菜炖土豆、萝卜炖土豆、炒黄瓜、焖扁豆之类的,顶多再摊一小盘鸡蛋。当时的北京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的,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夏天把白菜去掉,换上黄瓜、扁豆,一年四季如此,每个月再包几次饺子或者包子,要不弄个炸酱面什么的,里面放上点肉末。
上菜必须有顺序,吃饭的人也得按顺序排着队来。能和姥爷同桌吃饭的,只有家里的男人。姑爷排在第一位,因为按照北京的老礼,姑爷算是客人,得尊重,一般就只有洪涛的父亲,他的大姨夫家住的远,不逢年过节是不会来的;小男孩排在第二位,就是洪涛和他那个小舅舅;剩下的成年男孩子排在最末,但是如果里面有能和老头儿一块喝一口儿的,位置可以前移。可惜的是包括洪涛他父亲在内,全家人除了老头儿,都不喝酒。
男人们吃完了,一般就是等姥爷吃完了,抹抹嘴离开了桌子,家里的女人们才能上桌吃饭,这时候桌上的好菜和那么一丁点肉都被洪涛和他那个小舅舅给吃光了。洪涛小时候并没觉得这种习惯有什么问题,他的脑子也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等他大了之后,娶了媳妇,才知道当初的姥爷在精神层面上过得是多么的富裕。从他那一辈儿人起,北京男人的地位是直线下滑,谁敢这么对待媳妇,那就等着离婚吧。
跟着大舅回到姥姥家之后,姥爷还没下班回来,屋子里只有姥姥和小姨在包饺子。大舅把洪涛带进这个院子,就算完成了他的工作,也去洗手帮姥姥干活了。在姥姥家里,除了姥爷、姥姥和小舅舅之外,没人喜欢洪涛,因为他太淘气了,用北京老话说,都淘出圈了。
他能因为小姨不让他揪小辫,就怀恨在心,然后在院门口挖了一个小陷阱,里面用水和了一堆泥,然后站在一边等小姨放学回来想把她脚陷进去,把她的鞋弄脏。结果小姨没陷进去,院里的邰大爷陷进去了。他还能因为胡同的小女孩不和他一起玩,就把人家的沙包踢上房,要不就把人家的皮筋儿弄断,反正没有一天不去外面惹祸的,几乎天天有家长带着自己孩子来家里告状。
不过洪涛没因为这些恶习遭受过一次处罚,因为他有一个彪悍的姥爷和一个比他还讨厌的小舅舅做靠山。他姥爷的对于那些家里孩子被洪涛欺负了的家长,只有一个回答:男孩子哪儿有不讨厌的,不讨厌的那是傻子!你家孩子被欺负了那是你家孩子废物!玩不到一块儿以后就别一起玩了!
你还别和洪涛的姥爷多说,说多了老头就急眼,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和人家家长干架,胡同里的人谁愿意和一个50岁的老头打架啊,而且你还真打不过他,只能是叮嘱自己家孩子没事别和洪涛玩,要不就拿自己家孩子出气,骂几句打两下。
他那个小舅舅虽然对付不了别的孩子的家长,但是他能对付别的孩子的哥哥姐姐,每当附近其他小孩被洪涛欺负了,找来人家的哥哥姐姐帮着报仇时,洪涛能跑就会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他小舅舅,然后他小舅舅就会从院子里窜出来,往胡同里一站,手里拎着半块板砖,谁不服就拍谁!
如果洪涛没跑掉,被人家的哥哥姐姐给揍了,那他小舅舅就会在第二天或者之后的几天,纠集一群和他一样不好好上学,整天调皮捣蛋的孩子去人家学校门口或者半路上拦截,再把洪涛吃得亏给找回来。
小舅舅为啥这么护着洪涛呢?他的动机和洪涛的姥爷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洪涛的姥爷就是天性喜欢自己家的孩子,再加上护犊子,这是天生的,改不了。洪涛的小舅舅动机很不纯洁,他是为了从洪涛这里骗钱花,骗好东西吃,才如此卖力帮洪涛出气。因为洪涛的姥爷经常会塞给洪涛一个二分钢镚,让洪涛自己去买糖吃。
就这个问题洪涛的父母和老头儿说过无数次了,别给孩子钱,他还太小!但是洪涛的姥爷一个字都没往耳朵里听,该给还是给!而这些钱就成了洪涛小舅舅的活动经费,洪涛基本上一分也花不出去,全给他小舅舅攒着呢,只要他小舅舅有什么好玩的不带着他,他就掏出两个钢镚,事情就会圆满解决。
生于80年代之后的孩子,恐怕会很不理解几分钱能干嘛,放到现在,地上掉个几分钱,大部分人都不会弯腰去捡,包括洪涛自己。但是在70年代里,别说一个还没上学的小屁孩,你拉住一个高中生,问问他,兜里有5分钱吗?估计多一半都没有。
当时的5分钱能干嘛呢?可干的事情多了!
首先就是买冰棍,当年的北京夏天可热了,家里又没空调、冰箱,连电扇都不多见,唯一能够解渴祛暑的东西就是冰棍。每当你热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的时候,你看到边上有个小伙伴拿着一根雪白的奶油冰棍,难道你不馋吗?他还不一口一口的吃下去,而是用舌头舔、嘴唇吸,把方形的冰棍生生弄成一个圆形的,如果在赶上喜欢吧唧嘴的孩子,你有没有上去把他一脚踹倒,然后把冰棍抢过来自己吃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