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李邦武决心辞去公务,不打算回南京复命,遂与白清逸、袁霸、牛飞结伴入京,相助飞龙兄妹。哪曾想,四人入京之后,得知兄妹寻仇未果,逃出京城杳无音讯。四人逗留京城,数月之后,终于打听到兄妹消息,遂又日夜兼程赶往延州。
四人飞马急驰数日,来到延州,遂入城打探消息。走了一阵,见路边一字画小店,店铺不大,来客也少,门首贴一对联,上联“荷花茎藕蓬莲苔”,下联“杨柳枝松植楼榭”,白清逸当先走了进去。店家也是年轻书生,见客至,显得并不热情,只冷冷地说了几句,便让客人自行观看,若有中意的字画,再作商议。白清逸本要打听陈飞龙消息,却被店内所见吸引,只见墙壁之上挂满名家字画,有《肚痛帖》、《海天落照图》、《游春图》。白清逸一一鉴赏,忽又看到《兰亭集序》,不由一喜,忍不住伸出食指,依着上面的字小心临摹、勾勒,只觉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极其秀丽,不禁啧啧称奇:“妙哉,妙哉!若非名家字画全汇集于此,实难分辨真假。”
店家问:“小生全凭临摹名家字画赚些碎银,这位兄台可有看中的字画,买下一副?”
白清逸道:“字画虽好,却是赝品,要之有何用?”又问:“兄台可有自家的真迹?
店家惭愧道:“小生也胡乱作些字画,岂敢献丑?”
白清逸道:“兄台过谦,还请取来观看。”
店家遂取来自己所画,乃一副水墨花卉图,右上端空白之处题两行草字——碧叶垂清露,金英侧晓风。白清逸见之大惊,赞道:“此画笔墨放纵,别有风格,敢问阁下名讳?”
答曰:“小生姓陈名淳,字道复,长洲人士,去年来延州探亲未果,流落此间,只好暂且开了这一家店……”
白清逸亦报了姓名,指着陈淳的字画道:“以陈兄之才,何须临摹名家字画,仿得再好,丢失了自家风范,为何不自创格局?”
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陈淳感激地道:“闻白兄之言,使吾醍醐灌顶也,请几位入内堂,小生当以浊酒酬谢。”
白清逸与陈淳把酒论道,畅谈古今,又对朝堂政事,直抒胸臆,二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李邦武打断二人,出言询问陈飞龙兄妹之事。陈淳知无不答,讲了法场变故,陈飞龙等人逃到飞云庄,又告知了飞云庄具体位置。用过酒菜,四人告辞,临行前,陈淳以画相赠,白清逸收下《水墨花卉图》,视若珍宝,后流传于世不提。
时值冬末,四人出城片刻,正巧迎来一场大雪,但见万里彤雪密布,空中瑞祥飘帘,才过了半柱香工夫,天地皆白,白清逸豪情涌至,脱口而吟: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李邦武心情舒畅,遂也吟了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飘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