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这时候,其他的几个团长也都已经到了。见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也到了,威尔逊将军便道:“既然现在人都来了,大家就都说说自己的防线上的情况吧。”

于是除了作为总预备队的格雷夫团之外,其他的各个团都开始介绍起他们受到的攻击的情况,以及如今的损失。基本上来说,要么是弹药消耗巨大,要么呢,就是人员损失很大。个别部队甚至发生了丢失阵地的情况。

“诸位注意到了,因为天气的影响,现在出现一些我们意料之外的情况。”威尔逊将军道,“明天会不会继续出现这样的大雾还很难说。如果此后几天,还是这样的鬼天气,那以今天的伤亡和弹药消耗速度,我们的局面会非常危险。大家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我建议,我们要立刻向都柏林和戈尔韦发报,请求增援。否则,如果继续出现大雾天气,我们的防御很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立刻开口道。

“但是,上面给我们的任务是守住这里至少一个月,以便国内的援军能到达,然后……”另一位团长说道。

“今天我的团没有丢失阵地,而且打死了不少的叛匪,但是仅仅我的团,在今天一个上午,就阵亡了差不多七十人,再加上受伤而至少是暂时失去了战斗力的,也大概有近一百人。要是再来几次这样的大雾,我的整个团就要失去战斗力了。我刚才听到各位上报的结果,损失并不比我小。按我在爱尔兰这么些年的经验,在这个季节出现大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连续出现好几天的大雾也是完全可能的,一旦这样的局面出现,失守也不是不可能,我们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赌博吗?”

第四百三十五章 压力

“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威尔逊将军说,“您在爱尔兰已经好几年了,您见过的最长的一次连续的大雾,是连续多少天都出现的?”

“大概三四天吧。具体的,我记得也不是特别清楚。”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回答道。

“三四天的话,我们应该还能支撑住。”威尔逊将军说,“我们采用不惜弹药消耗的方式,应该能支撑至少两个星期。两个星期时间,我们还来得及求援——就算连续出现一个星期的大雾,我们也能支撑到援军到达。”

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能理解威尔逊将军的想法。对于威尔逊将军来说,因为天气上的一点原因就放弃原本可以让他立大功的作战计划,这肯定是不行的。而且爱德华·斯坦福德上校也觉得威尔逊将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他之所以在前面有那样的提议,更多的原因在于他要表现得稳重一些。在英国陆军中,风气和海军是有一点不一样的。在海军那边,希望每一位军官都是热血中二的狂徒;但是在陆军这边,团长以上,就需要表现得保守一点,才会让人觉得靠谱。

不过如今既然将军已经表明了决心,那么大家自然都表示支持了。然后大家便都回去布置防御了。

在击退了爱尔兰人的进攻之后,英国人自然要抓紧时间来巩固防御,比如说重新修复铁丝网,甚至是重新布雷。但是那些该死的没有荣誉感的法国人给那些同样没有荣誉感的爱尔兰叛匪了不少恶毒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特别生产了一种使用无烟火药的步枪,而且给他们配备了望远瞄准镜,以及一身花花绿绿的,全是乱布条子,就是乞丐都不屑于穿的,一点荣誉感都没有的衣服。

然后这些拿着这种枪,穿成这个样子的家伙就躲在远远的,不知道什么地方,朝着那些出来修铁丝网,埋地雷的英国士兵开枪。而且那些爱尔兰人的枪法很不错,几乎每次开枪都有人会中弹。

而且,那些爱尔兰叛匪不但枪法很好,心肠也格外的歹毒。他们第一枪往往并不会直接打死,而是将英国士兵打伤,让他躺在那里流血,呼救,然后再射杀那些试图前来营救的士兵——这真是太不费厄泼赖了。

当然也有人说,那些爱尔兰叛匪平时都是说法语的,甚至有人说,这些打黑枪的,根本就是该死的法国佬。这种说法在战火重燃之前倒是很有市场。(那个时候的小规模冲突中,已经有这些家伙在行动了)因为上面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指责法国,顺便维持一下对爱尔兰叛匪的心理优势——爱尔兰人这么笨,不可能有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