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苦笑,道:“陛下,您看臣这样子,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不像做皇帝的吧,哪有什么帝王心术。臣有的心计,不过都是些小聪明而已。”
李世民笑了笑,不置可否,旋即把话题转了,道:“倭国的事,你放手去做就是,朕全力支持你。”停顿了一下,他又道:“佑儿的事,你怎么看?”
“嗯——”李牧沉吟了一会儿,道:“陛下,这得分怎么说了,是公心,还是私心?”
“这还分公心,私心?”李世民笑问道:“那你就都跟朕说说,这工心怎么说,私心又怎么讲?”
“陛下,若是公心,臣会支持李佑。”李牧正色解释道:“原本,臣对李佑也是很多怀疑。但是经过臣对船员们的了解,发现李佑这小子,还真是这块料。”
“哦?”李世民好奇道:“这话怎么讲?”
“刚出海的时候,李佑几乎什么都不会。他不会看舆图,不会观水道。遇到番邦的人,他也一句话也沟通不了。但是在返航的时候,他已经能看懂舆图,能通过星辰辨别方向。通过海风的咸腥判断天气,学会了至少十几种番邦的语言和简单的文字——”李牧认真道:“陛下,这就不能只用运气来解释了。这是天赋,不可多得的天赋。”
“臣常常说,这世上没有废物。每个人都有他闪光的点,都有他擅长的事情,最有价值的一面。”李牧瞄着李世民的脸色,道;“不怕陛下不爱听,李佑这个人,臣从前是真的没看到他身上有什么闪光点。但是这次出海归来,臣看到了。”
“他现在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并且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这样的一个人,他肯定能做好。现在他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份信任而已。”
“这很好啊。”李世民点点头,道:“信任,朕可以给他。就像朕信任你一样,让他放手去做就是了。怎么还有所谓的私心呢?”
李牧笑了起来,道:“私心就是,他选的地方,本来是臣想选的啊。”
“嗯?”李世民皱眉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那是臣给自己准备的后路。”
李牧说完这话,便没有再多解释。李世民愣了一下,表情有些凝固,好半天才道:“咱们君臣,相疑至此了么?”
“陛下,臣不知该如何表达——”李牧抿了抿嘴,道:“如果您问臣,此时此刻,信不信陛下。臣可以笃定地说,臣相信陛下。但这世间的事,不会以某个人一厢情愿与否能定的。此时此刻,臣与陛下互相信任。但换个时候呢?也许陛下身边会出现佞臣,又或许臣某一日野心膨胀会造反,这都是说不定的事儿。”
“臣发乎于本心,是不想做对不起陛下的事情的。但是臣又不能什么事不做,臣只要做事,身边就会笼络一批人。万一有一天,这些人逼着臣——”李牧摇了摇头,道:“臣怕身不由己,所以,臣能做的事情,就是预防,预防事情发展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