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所有人的态度,江南十二世家,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弃海保陆派和弃陆保海派,双方各占一半,显然是私下商量好,做好了利益交换的。每一家,都拿出了一份清单,上面有各自置换的产业名录,李牧随手拿起一家的看了眼,其中涉及到置换的部分,各自拿出了一成,没有标明归属,但是看这些人暧昧的笑容,李牧就知道这一成的意思了。
所有置换,都拿出一成来送给李牧这条过江龙,手笔不可谓不大。但李牧却不想收,收了,以后办事儿不好办,而且他的所图,也不在这里。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正是需要人办事儿的时候,何必贪恋一点小钱,耽误了大事的进度?
李牧叫人拿过笔来,大笔一挥,把所有一成都给抹了。众人惊讶,顾思之刚要说点什么,被李牧阻住了话头。
“本侯是来办事的,不是来勒索的,你们谁若再有贿赂的心思,趁早跟老子滚蛋。”
众人心中窃喜,急忙又是一阵马屁送上,李牧摆了摆手,道:“既然你们自己做了分割,今日便都签字画押,日后谁也不许反悔。所有的交割,两月之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侯不希望听到任何与此相关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让本侯知道了,不管是谁的责任,涉及产业一律罚没充公,有疑问么?”
众人早已商量好,提交给李牧的清单,都已经是互相确认过的,哪还有什么疑问。而且李牧没有收他们一成,他们已经捡了便宜了,就算有什么问题,双方也断然不会在闹到李牧面前,让事情出现纰漏,因为那一定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小事儿说完了,再说说正事儿吧。”李牧敲了敲桌子,扫视众人,道:“为了规范航运贸易,朝廷决定成立市舶司,用于管理海上对外贸易,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
众人听罢,心里咯噔一声。虽然唐朝之前,没有过市舶司这个衙门口。但是听三个字,也能猜到它的含义了。朝廷是要收税了啊,这……
虽然不知道朝廷会收多少的税,但是商人逐利,原本不用交税,现在要交税了,哪怕交的少,心里也是不舒服。此时选择了弃海保陆的一派,心里偷着乐了起来,市舶司跟他们的关系不大,这一刀砍不到他们身上了。
顾思之颤声问道:“麻烦侯爷详细给说说,这市舶司具体是怎么回事,老朽昏聩,有点不明白。”
“市舶司与内务府,外务府地位等同,不经六部,直属陛下。市舶司的主官称为市舶大臣,位列三品。由陛下指派或者由朝中三品以上大员兼任,总管市舶司一切事物。市舶大臣以下,有四品市舶使,常驻各港,其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朝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番邦向皇帝进贡的贡品,监督和管理市舶贸易,登记,管理进出港船只、商人。”
“简而言之,市舶司兼备内务府、外务府、交易市场三种功能,实乃本侯推行新政之集大成。”李牧看向顾思之,道:“扬州港的市舶使,本侯有意举荐顾老,任期两年,两年之后,再由扬州港推举人选三人,以供陛下择选,诸位意下如何?”
市舶使,四品大员,手里还全都是实权!
刚刚幸灾乐祸的弃海保陆派懵了,就连顾思之本人也是懵的。还有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么?原本一个乡绅,眨眼变成了四品大员,一脚步入朝堂了?
江南望族与五姓七望最不能相比的,便是政治上的影响力,但是如果未来航运贸易发展起来,江南望族通过市舶司便有了进身之阶,以后未必不能与北方的门阀们相比!
弃海保陆派恨不得立刻把刚说过的话吞回去,但在李牧审视的目光之下,到底是没敢出声,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们都出海啦,陆地上的买卖肯定能空缺出来,虽然有损失,但也有弥补,差不多,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