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页

得想一个办法,逼迫他们就范,让他们破釜沉舟才行。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消息。李牧率队,从洛阳出发,经过长安,来到了川蜀。

他来干什么,崔玉铮心知肚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崔玉铮收到消息,就设好了陷阱。进苗疆的路有很多条,李牧一行为何走到了悬崖峭壁?那是他安排的人,一路向导的结果。

独孤九每次找到的向导,全都是安排好的,怎么可能不走到悬崖峭壁呢?

崔玉铮对李牧的了解,比任何人都要多。对李牧的消息的收集,也比任何人都要细致。他知道热气球市,也早就料到,如果李牧到了悬崖,他一定会改造热气球,所以他安排了一个神箭手,等在峭壁的另一头,果然如他所愿,李牧虽然没被直接射死,也掉进了岷江,一命呜呼了。

这是他的计划的第一步,只是一个诱饵,为了钓后头的大鱼。

崔玉铮早探听得知,蜀州大都督唐俭,已经察觉到了崔玉言等人的不法之事,正在安排人手着手调查此事。只是顾及到此事涉及苗人,才没有大张旗鼓。

李牧来到川蜀,唐俭必定知道。李牧如果在川蜀出事儿了,以他跟李牧的关系,无论是于公于私,唐俭都不可能坐视不理。

现在李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兹事体大,唐俭必亲自过来调查、确认。随后才能上报朝廷,看此事如何的处理。但最终处理的结果,崔玉铮也能猜得到,此事最终,必然不了了之。

为何会不了了之?原因有二。

其一,李牧是洛阳侯,洛阳是他的封国,他是私自离开封国,按照律法当斩。这是犯了罪的,如果人已经死了,为名誉计,不可能大肆宣扬。

其二,李牧此次来川蜀,目的是王鸥。而王鸥和李世民的事儿,崔玉铮也心里清楚。此事在李世民心里,必然是留着疙瘩的。李牧活着,他还有用处,李世民或许会为他出头。但李牧死了,作为皇帝,李世民是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引发数十万苗民的骚乱的。

但是唐俭就不一样了。

唐俭虽然是被贬来到蜀州做大都督,但这不影响他封疆大吏的身份。唐俭不是李牧,他堂堂正正地代表着大唐,代表着朝廷对苗疆的统治。他出现在苗疆的任何地方,都是正常的。

如果他死在九乡十八坞,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若一个封疆大吏死了,都能含糊过去,以后谁还会把朝廷当回事,朝廷威严何在?

同样的道理,如果唐俭死在九乡十八坞,苗民也绝对不会认为这件事朝廷会不追究。在他们的心里预设中,朝廷是一定会追究到底的。

那么问题来了,追究,如何追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