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知错了。”
百官见这君臣二人像是过家家一样,都感到了羞辱,但偏偏无理在身,只能憋在心里,发作不得。
魏征深吸了口气,道:“陛下,田地之事,臣这几日也认真调查过,与长孙冲等人的调查相符。但事出有因,请陛下斟酌。”
李世民看向魏征,道:“事出何因,爱卿说说。”
“陛下,臣的老家在曲阳县,就拿臣的一些亲戚举例吧。魏姓,在曲阳县也算是大姓。其中不少人,拥有的田地,确实要比按律分配得多。但其中有一个关节,这些人所有的田地,在前隋就已经拥有。是代代相传下来,并非是巧取豪夺而来。若朝代更替,让他们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田地,臣以为,会使民愤激增,对朝廷不利。”
魏征说得认真,也确实是实情。这是他想出来的,没办法的办法。如今门阀大族想要顽抗,是顽抗不了了,只能就反其道而行,承认违背了大唐律,但把现实的情况抛出来,看你如何答对!
李世民看向李牧,李牧自然地接过话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但也不是说百姓的财产就得不到保障了。这些事情,正好证明了,前朝之法不再适合大唐现如今的环境。没关系,任何事都能谈,这不是在重修大唐律么?我相信只要认真地去想,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田地归谁,谁来种,而是税赋!也拿曲阳县魏家举例吧,你魏家种了一万亩地,但只缴了五千亩的税,这五千亩的差额,全都是朝廷的损失!这损失,必须得有人补!”
第0709章 雄辩滔滔
魏征被李牧信誓旦旦的语气给气笑了,他摊了摊手,道:“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刚才的意思也表明了,流传下来的田地不宜强硬收回,那你让人家缴税?原本可是不交税的!再者说,即便是缴税了,田地多者也不差这点税,反而田地少者负担更重,你的想法还是不能实现,难不成,你想把租庸调法一锅端了么?”
“正有此意!”
“正有此……”魏征差点被噎死,他不理会李牧了,看向李世民,道:“陛下,逐鹿侯这是在胡闹!租庸调法是传承下来,最合适的方法,就算他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想出一个更好、更实用的办法出来!”
李世民心中也有此担忧,皱眉问道:“李牧啊,你到底有没有办法,若有,现在也该拿出来了,若没有,也不能继续胡闹下去了。”
“有!”李牧朗声道:“臣做事情,首先想结果,若结果不能完满,不足以服众,臣一开始就不会做。”说罢他看向众人,道:“我做这件事,也不是非得要与门阀世家相争,赌一口气。我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非常浅显的道理,覆巢之下无完卵!”
“诸公以为大唐去岁击败了突厥之后,便没有外患了么?又或许诸公觉得,即便大唐如前隋一般覆灭,还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出来,而世家千年传承,换个朝代,换个皇帝也无妨?”
百官面色不定,李牧的话,显然说中了他们中很多人的心思。
李牧冷笑一声,道:“错,大错特错!牧读史记,唯有一种感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兴亡更替,更是民不聊生。请问诸公,世家是民乎?门阀是民乎?传承千年不假,其中之辛苦,想必读过家史者皆能明了牧所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