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引制度的实施,虽然的确让犯罪率大幅降低,但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因此而处于半停滞的状态,极大的阻碍了国家前行的步伐,也让各种文明之间的碰撞缺少了相应的契机。
身份证的出现让路引制度成为了过去,自颁发之日起,大明境内将不再限制人员流动。
从此之后,不管你是商贾行人,还是生员百姓,只要持有此证,遇到有司检查时便可以以此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并可以在大明境内任意停留与留居。
其实以千百年来形成的家乡概念来说,就算人人有了身份证,天下人也很难做到举家搬迁的现象。
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是根深蒂固的。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的话,绝大数人宁肯吃糠咽菜,也绝不会去他乡享受锦衣玉食。
故土难离,故乡的一切是很难割舍的。
内阁已经行文天下将路引废除,只要有身份证,官府将不会再对个人发出,从哪来、到哪去、去干啥的灵魂三问。
有了银票的先例,身份证的印制过程倒也不难,个人只要需要,都可以到当地官府免费办理。
身份证上的所有内容如同后世的填空题,包括背面的那段话,都已经全部印制妥当,官府中的书吏只需要提笔填写相关内容即可。
希望这一微小的改变,能够让大明未来的道路更加宽广吧。
就在朱由检陷入沉思的时候,马尼拉的捷报呈送进宫。
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
“诸卿,有关大明海外子民为红夷屠杀一事现已是尘埃落定。西班牙驻吕宋岛之势力,自总督以下已被尽数诛除或成擒,不日此事将会传遍天下。
朕之所以遣发大兵远涉重洋行此攻掠之事,其目的便是为警示天下各国:犯我皇明者,虽远必诛!
此一条当作为国之基石,后人须当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