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居然在竹山和竹溪都屯了田,看来这是想把两地当成根据地啊,这回正好让两地百姓顺势屯垦就好,税赋减免三年就行。
两县的知县佐贰都阖家殉国,让内阁依照惯例追授吧,并遣人查访家人,厚恤之。
与卢象升的捷报先后送达的,还有开封知府路隽的奏本。
周王想要进京面圣。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
周王朱恭枵基本答应了朱由检开出的条件,但提出要进京面圣后详谈。
在奏本中,路隽将怎么和周王府长史孙三省联系上,如何说服对方站在朝廷一面劝说周王,以及自己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将周王彻底打动等等行为做了详尽说明。
朱由检对路隽之举大为激赏,虽然里面的内容稍显夸张。
能动脑子具体办事的官员在大明属于凤毛麟角,夸张一些是可以接受的。
整个大明官场的官员很少有具备行政能力之人,简单说就是,缺乏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他们虽然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各类典故,但缺乏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以及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基本分析的能力。
因为经书里并没教他们如何具体做事,顶多是一些微言大义之类的唯心思想,基本都是高大上、形而上的东西,百无一用是书生貌似就这么来的。
绝大多数官员平日把心思都花在了敛财贪色、吟诗作对、与当地士绅官绅处理好关系、如何找靠山往上爬这几方面上。
总起来讲就是,不会做事,只会空谈。只牟私利,无视民间。
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缩手缩脚。
像路隽这种遇事能通过一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人实在太少了。不管此事最终结果如何,但至少路隽是努力了,这就非常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