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张二慢慢止住抽噎,双目已经红肿起来,他含泪望着李世群回道:“东家,有啥事你尽管吩咐,俺张二一辈子都是你的伙计!俺刚才想明白了,东家你让俺去杀了那帮杂碎俺也去!”

其他人也应声附和,他们虽然是良善懦弱的平民百姓,但被欺压到一定程度,把他们的生路断绝时,也会把生死置之度外。

李世群强笑道:“李某能有你们这群伙计,心里也是觉得值了!张二!一会某要先行一步,这些银子你做主分派给众人,也算数年来某对你们的一个交代!然后你带一个自愿护送棺木的伙计,坐马车前往南京,我会派人在城门处迎你!若此事处置得当,商行还会继续开业,你等就回来继续当伙计。要是处置不当,我们以后恐难再见面了!”

说罢,索性将手中木匣递给张二,里面尚有三十两银子,留给众人分掉,然后转身大步向后门走去,他怀里有几片金叶子,足够一路使用。

张二含泪带头噗通跪倒在地,其余几人也纷纷跪倒,冲着李世群的背影磕了几个响头,李世群闻声身形一顿,但终是没有回头,大步而去,眼中的泪水已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第八十五章 请托

凤阳巡抚署衙二堂内,主位上身着大红官袍的陈奇瑜正在读信,写信的是他的同年,现任南京工部侍郎的吕思卿,陈良谟端坐下手位上,神态肃然,目不斜视。

吕思卿在信中先是恭贺陈奇瑜起复之喜,然后回忆了当年二人同榜中的荣耀时刻,继而恭维当年陈奇瑜叱咤风云的雄姿英发,信的末尾则是不咸不淡的谈到前段时间,凤阳宦官侯某殴人致死的事情,说此事在南京引起巨大震动,民间议论纷纷,对无视国法,草菅人命的宦官表达了极大的愤慨之情,文官们已经有人上本弹劾主使之人等等。

信的最后,则是对携带他的亲笔信交于陈奇瑜的商人李某大加赞扬,称其平日里修桥铺路,扶危济困,实是不可多得的义商。

陈奇瑜与吕思卿虽为同榜进士,但自那之后一南一北,甚少联系。陈奇瑜入狱之时吕思卿也未曾上本求情,来到凤阳数月之久也没有一点音讯,看来是并不看好他的新职位。今日忽然得其书信,陈奇瑜自是知道对方有事拜托与己,看过书信之后他就知道了对方所托为何了。

文官之间有事相托,甚少有直言不讳的,都是拐弯抹角、东拉西扯,所求之事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信中突然提到侯定国致死平民一事,以及送信者李某的义举,陈奇瑜哪能不懂其中之意?

他随手把书信置于身侧的案几之上,打量着跪于数步之外的李世群,开口道:“闻中兄可好?本官与闻中已是数载未见,其音容笑貌已是模糊不清了。”

这句话是告诉李世群,甭以为吕思卿是我的同年,写封信就能把事情办了,我和他关系一般般,连他长什么样都忘了。

李世群低头拱手回道:“回大人的话,吕大人上月刚刚纳了一房妾室,小人去吃过喜酒,吕大人虽年逾花甲,但身子确是老当益壮,堪比少年!”

陈奇瑜哈哈大笑道:“老树新花啊!吕闻中这是想将逝去之年华补回来啊!好!好!哈哈哈!”

吕思卿中榜之时已过四旬的年纪,原本贫困落魄的他陡然富贵加身,自是变本加厉的享用各种美好事物,以作为对原先穷日子的一种补偿。